突出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创新纪实(之一)
2025年10月13日
突出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创新纪实(之一)
开篇语 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自己建设起来的一所大学。在短短数十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她迅速成长为一所海内外知名大学,被赞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高教界认为: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是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的动力源泉,也是新中国这所年轻的高校能够后来居上的唯一选择。本报自即日起将连续刊发该校教育创新的6篇文章,以期能够对学界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今日刊发系列文章之一。
今年1至8月份,华中科技大学又引进和选留了70多名博士,而同期补充的其他人员却寥寥无几。对此,分管人事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刘献君教授解释说:“一流师资是办学之基、兴校之本;只要是学科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多多益善!眼下优秀师资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如果吸纳了一个拔尖的学科带头人,就很有可能带动一个学科方向、争取一大批大课题,为‘科教兴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素以“爱才”与“人和”享誉高教界。经过短短50多年的建设,该校之所以能跻身全国重点大学前列,是因为在这所富有朝气的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体现——“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更是学校争创一流的主力军”。这已经成为该校历代校领导及师生员工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