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工学院大批师资茁壮成长建校十年教师由二百多名发展到一千一百名
华中工学院建校十年来,师资培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大批新生力量茁壮地成长了起来。建校初期,这个学院只有二百多名教师,现在已发展到了一千一百多名。在大批的青年教师中,有三百二十余人已由助教升为讲师;有的还被提升为副教授,并担负了培养研究生的任务;不少的人还承担了国家委托的科学研究项目,参与了近四十种全国通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学院出版的四十六期学报的二百多篇论文中,一半以上的学术论文为年轻教师所撰写。
建校以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学院的党委和行政领导一直对培养教师的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把它看成是学院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在师资培养工作中,这个学院非常重视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学院不断地组织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并开办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夜大学,系统地学习各门政治理论课和毛主席的著作。平时,学院经常对教师们进行又红又专的思想教育、革命传统的教育,并通过插红旗、树标兵等方式,激发教师们的革命热情,引导他们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十年中,学院还十分重视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劳动锻炼,到工厂和农村参加生产劳动。通过这些举措,教师们的思想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人迫切要求进步,走又红又专的道路。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〇年这一段时期中,有一百多人光荣地参加了共产党。在日常的教学等工作中,许多人能做到认真踏实,干劲大,教书育人,管教管学,政治责任感强。
这个学院还采取各种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十年来,学院除了在校内采取种种措施培养青年教师以外,还先后派出了三百三十多名教师到国内兄弟院校和国外进修。为了使青年教师打好理论基础和提高外语水平,学院开办了数学、力学、外语等讲习班,同时还提倡“老带新”,老教师负担了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十年中,学院还不断地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到生产斗争与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去,使他们把理论与实际密切地结合超来,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此外,学院在培养师资的工作中,还注意了加强领导,严格要求,帮助教师制定较长远的进修提高规划和近期安排,使他们方向明确,精力集中,有利于提高。
(《武汉晚报》1963年10月8日 作者:傅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