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的发展经济学先驱·
2025年10月13日
·当之无愧的发展经济学先驱·
发展经济学产生于上世纪40年代末,繁荣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二战结束后,世界上亚非拉地区许多殖民地和附属国相继独立,发展经济成了这些国家的主要目标和迫切任务。但对如何发展经济,在当时还没有一套现成的理论作为指导,于是各种发展理论应运而生,蔚然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发展经济学。上世纪80年代,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杰拉尔德·迈耶主编了两卷本《发展的先驱》,第一卷(1984年出版)收录了刘易斯、罗斯托、罗森斯坦-罗丹、赫尔希曼等十位发展经济学家的回忆文章;第二卷(1988年出版)收录了舒尔茨、明特等五位发展经济学家的回忆文章。其实,真正可以作为发展经济学先驱的应是第一卷的十位学者,还有些先驱由于去世较早而未收录进该文集,如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拉格纳·纳克斯等。如果把这11位发展经济学先驱与张培刚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张培刚与他们论著发表的时间是同时代的,而且大多数人的论著是在上世纪50年代发表的,而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是在1945年完成,1949年出版的,比大多数先驱的著作问世更早。其次,他们的论著大多都是论述落后国家工业化问题的,其主题基本相似。因此,张培刚无论在作品发表时间还是在讨论的主题上,都称得上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和创始人。迈耶未把张培刚列入发展先驱,可能是因为张培刚回国后很长时间沉寂了,没有继续在发展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发表作品。这是时代的悲剧,但不能由此否定他发展经济学的先驱地位和创始人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