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人文工程”·

·独树一帜的“人文工程”·

2001年6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西五楼117教室座无虚席,掌声、笑声不时响起,由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李文海在这里所做的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讲座吸引了500多名学子。面对这种盛况,张岂之先生十分感慨;没想到在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竟有如此浓厚的人文氛围。

据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刘献君教授介绍,像这样的人文讲座,该校已举办了800多期,杨振宁、杜维明、杨叔子、章开沅等学术大师先后登台授课,吸引了30多万人次的学生听众,能容纳350人的讲座专用教室几乎场场爆满,有的同学甚至提前两三个小时占座位,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人文风景线。

在该校大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学4年,如果没有听过人文讲座,将是大学生活的遗憾。”该校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人文启思录》系列丛书,融海内外近百名知名学者的精彩演讲于一堂,深受广大学子的欢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它被众多学者誉为“重塑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力作”。

高品位的人文氛围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有学生说:“人文讲座犹如一弯清澈的小溪从我们的心田流过,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境界。”船海系的傅志明同学说:“素质并不是完全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要靠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的积累,这首先在自己心里就要有一个言行标准。听了人文讲座以后,自己心中或多或少有了些标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