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路·
对着轮椅说“前进”,轮椅就乖乖向前;对着轮椅说“上楼”,轮椅就卖力地爬楼梯……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的3名学生设计的“聪明”轮椅——“残疾人助理”,将天方夜谭变成了现实。这一发明,在9月10日揭晓的2008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中获得一等奖。本次大赛,来自该中心的另3支队伍也获得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
该校党委副书记欧阳康说,与联创团队一样,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的成功,是该校学生培养工作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全力投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结果。他介绍,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营和大学生学术科技节为主体、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重点、以各类高水平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为关键的“三层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潜能,各类大学生创新基地或团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Dian团队也是这批基地或团队的“形象大使”。该团队由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刘玉教授发起成立并指导,团队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培养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为目标,每年吸引近100名学生参加。团队每年都有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经费也由2002年的3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150多万元。在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团队荣获了一项特等奖。
近年来,该校每年投入经费240多万元,用于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目前,已建起2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15个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每年有50个本科生科研项目获国家经费支持,100个本科生科研项目获学校经费支持。除“学生党员骨干培训班”外,“三个两百工程”中的“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营”和“学生创业精英训练营”也开展得风风火火。前者每年从保送生、全国奥赛获奖者和高考成绩特别拔尖的学生中选拔200名学生进行训练,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的“学术大师”。后者每年从大学生创业积极分子中选拔200人进行训练,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的“工商巨子”。该活动已坚持3年多,深受学生欢迎。
仅2006年以来,该校学生在全国以至全球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的大奖还有:以总分全国第七、湖北省第一的成绩夺得第十届“挑战杯”竞赛“优胜杯”,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获金奖,在IEEE国际未来能源挑战赛中获得全球第二名,在2007年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08年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中勇夺一金两银。两年来,该校本科生在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8篇,参加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并发表论文29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2项。还有数以千计的本科生直接参与到了老师的科研课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