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积人”:一项影响深远的人才储备战略·

·“广积人”:一项影响深远的人才储备战略·

得人才者得天下。被誉为人才“蓄水池”的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正是凭借广纳贤才而迅猛崛起。

上世纪70年代初,正是林彪、“四人帮”猖狂推行极左路线时,他们鼓吹知识无用,把知识分子贬为“臭老九”,或批斗迫害,或弃之不用。而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却作出了一个被人认为是“火中取栗”的举措:“广积人”。当时以朱九思为首的领导班子顶住压力,吸纳了大量人才。从1972年到80年代初,华中工学院共调进了625名教师。他们来自20多个省市的500多家单位,很快成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力量。这一战略举措既弥补了“文革”期间青年教师的“断层”,又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近亲繁殖”现象。

为了培养骨干教师,80年代初,华中工学院选派了近500名留学人员和访问学者出国,杨叔子、熊有伦、周济等院士及陈应天、李再光、郑楚光、黄文奇、李佐宜等知名学术带头人,回国后都为学校注入了新的理念,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创立了许多新的学科方向,为创建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上世纪8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理工文管结合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地位已初步确立了。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尊师重教的好传统也深入人心了。在学校的创业和发展史上,朱九思、裘法祖等为代表的爱才者也已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