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当存高远:办学思路成为凝聚人心的旗帜·

·志当存高远:办学思路成为凝聚人心的旗帜·

在5月26日的新校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大校长周济满怀信心地宣布了新校宏伟的战略发展目标。他指出,到2020年左右,要把华中科大建设成一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到2050年左右,把华中科大建设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

“把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成一所学科结构更加合理、综合实力更强、办学水平更高、更能适应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趋势的新型大学”。这是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代表教育部对新组建的华中科技大学寄予的殷切期望。贾志杰等湖北省领导也纷纷表示:要举全省之力,支持华中科大尽快建成一流大学。

要达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实现4校实质性的融合。怎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校呢?华中科大党委旗帜鲜明地提出:实力性的融合集中地表现为“四个融合”和“五个统一”。

“四个融合”即学科的融合、教职工队伍的融合、办学资源的融合、校园精神的融合;“五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政策、统一财务、统一规划。“四个融合”的核心是学科的融合,“五个统一”的核心是统一领导。华中科大的决策者们正是按照这一既定方针努力推进实质性的融合。

华中科大校党委将今年的理论学习主题确定为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在学校合并和融合的过程中,学校4个校区的各级党组织也都组织党员结合合校与融合的形势,扎实学习并领会“三个代表”和“三讲”的有关思想。6月1日校党委中心组带头深入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大家普遍认识到,“三讲”中反复强调讲政治,而目前合校过程中讲发展才是最大的讲政治。常务副校长黄光英谈道:“我们当前关键是要搞好合校后各方面的工作,磨合期越短,学校发展就越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周济校长一再谈到一个观点:如果你能站在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的“绝顶”上看问题,个人或小集体的那些细小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格外兴奋,“合并为新校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原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裘法祖告诉记者,“一流的办学目标大大地鼓舞了我们积极工作、为新校发展出力的热情。”

“携手强强齐奋进,喜迎世界创一流”,校内外20多名知名学者和校友纷纷为新校赋诗志庆。南京大学前校长曲钦岳等100多名院士还为华中科大的发展献策近20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