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老年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一、国外老年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一)日本老年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日本是亚洲关注和研究老年照护最早的国家之一,它的长期照护服务起步于30多年前,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老年长期照护(介护)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职业化的照护服务机构。

2.有专业化、标准化的照护人才,如老年病医生、护士、介护士、营养师、理疗师和义肢装具师(士)等。

3.建立了规范的流程、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照护的等级按需求分为6级。

4.有系统的法律保障制度和老年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二)美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美国老年长期照护采用的是全方位的老年照护服务模式,它由多学科成员组成的照护协作团队提供服务,团队成员包括内科医师、照护实践医师、注册护士、助理护士、健康助理、社会工作者、生理康复治疗师、生活技能康复治疗师、语言康复治疗师、药剂师、营养师、牧师、司机及其他后勤人员。他们共同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制订出个体照护计划,并以此提供全方位的医疗、照护、康复、情感支持等服务和相关的社会服务。与之相匹配的有比较完善的老年医学和老年照护学教育体系,强有力地保障了老年照护的质量与教学科研水平。

(三)意大利老年长期照护服务模式

意大利是世界上开展老年长期照护服务较早的国家之一,它的长期照护服务具有以下特点:

1.多学科团队提供综合评估服务 由医师、康复师、照护人员、社会—心理工作者组成的老年服务团队,定期对社区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并将全部资料实行信息化管理,根据老年人生活自理情况决定实施居家照护还是进入老年长期照护机构。

2.量化管理与合理配置 资源对入住长期照护机构的老年人,定期进行老年综合评估,依据评估的结果提供相应的服务,并对服务项目和服务强度实施量化管理,合理配置服务资源。

3.规定明确的照护时间 规定每个老年人每周最低照护时间为90分钟,其中医生、护士、社会心理辅导员和照护人员所提供的服务时间都有相对明确的标准。

4.规范的资质认证 老年长期照护机构的从业人员均需经过规范的老年医疗、照护和心理等相关的专业教育,并获得资质证书。以专业护理人员为例,护士需接受3年的本科教育,然后通过一级进修,即进行老年照护专业进修后才能从事老年照护协调员工作,包括策划、运行、组织、指导、评估和监督工作。照护协调员通过二级进修获得老年照护硕士学位后才能胜任老年照护机构护士长职务(相当于综合医院的业务副院长),护士长组织协调全面工作,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根据入住老年人类型采取特定的组织形式开展工作,监督照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