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情志疗法
(一)顺情从欲
“从欲会志于虚无之守”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出自《灵枢师传》,即顺其意治其病。顺情从欲法是通过改变求助者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来满足求助者的基本需要,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弱外在的致病因素,这些外在的客观存在的致病因素给求助者的情绪上带来的痛苦很难通过劝慰或改变态度来消除。因此,顺情从欲就是顺从求助者的想法和情志,认可求助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二)移精变气
移精变气法也称移情易性法。移精变气就是移变精气,“古之治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出自《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移精变气法是通过疏泄情志来谋求求助者的心理平衡,改变求助者精神意念活动的指向,以缓解或消除由情志因素引起的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所谓移精,就是转变求助者的精神注意内容,变气,就是改变求助者的气机,调动人身体的力量。这种疗法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通过改变求助者内心不适时的指向性,改变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培养爱好、学习及交谈等方式,排除杂念,改变认知、不良的情绪以及不健康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
(三)情志相胜
情志相胜疗法又称为以情胜情疗法,出自《黄帝内经》基于“百病生于气”的理念而构建,是指心理师对求助者施加以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来克制另一种消极情志。该疗法基于中医五行生克制化、阴阳消长互制及气机升降出入等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情志相胜疗法的基本原理,认为悲伤情志能克制愤怒情志,恐惧情志能克制喜悦情志,愤怒情志能克制思虑情志,喜悦情志能克制忧伤情志,思虑情志能克制恐惧情志。治疗时,对待过喜者,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对待过怒者,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对待过思者,以行辱欺罔之言触之。对待过悲者,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对待过恐者,以虚彼志此之音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