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病人的排泄照护

四、临终病人的排泄照护

(一)临终病人常见的排泄问题

1.大便失禁 指病人的排便不能自主控制的状态。临终病人常常因全身衰弱、耻骨直肠肌或肛门括约肌张力减弱、长期卧床致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直肠肿瘤压迫致直肠括约肌失去控制等因素,均可使病人不能自主控制粪便及气体从肛门排除,排便活动失去控制。

2.小便失禁 指尿液不能自我控制,从膀胱经尿道自行流出,在临终病人中比较常见。尤其服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病人,致使逼尿肌的收缩力减弱,导致尿潴留和遗尿性失禁。此外,服用强作用的安定剂、胃肠道抗痉挛药及抗组织胺等药也可引起尿失禁。

3.便秘 临终病人常发生便秘症状,主要是病人活动减少、食欲不振、长久缺乏纤维素食物或饮水不足等所致。此外,镇痛和镇静药物的作用、肿瘤压迫或阻塞均可发生便秘。

4.尿潴留 当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即为尿潴留。原因可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两类。尿潴留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不管是急性尿潴留还是慢性尿潴留,发生尿潴留时,膀胱胀满而无法排尿,常伴随明显尿意而引起的疼痛和焦虑,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二)临终病人排泄照护方法

1.大便失禁照护

(1)每天提醒病人大便,并定时给予便盆鼓励病人排便。

(2)需要时使用成人纸尿片,但最好先和病人商量,征得同意,以减低病人心理上的不适应和反感。

(3)如有腹泻情况,应特别留意病人饮食,关注其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时要及时告诉医生。避免太多纤维类的食物,如生果、蔬菜,以减低肠蠕动,直至病人腹泻改善。

(4)使用胶单及横中单或纸尿片,可减少衣物清洗次数。

(5)使用空气清新剂,以减低病人心理上的不快及不安。

(6)对便秘或粪便嵌顿引起大便失禁的临终病人,可用手挖粪结石,每天灌肠1~2次,防止结肠排空困难所致粪便嵌塞。

2.小便失禁照护

(1)定时给予便盆、小便壶,或提醒病人小便。

(2)需要时使用成人纸尿片。

(3)在使用纸尿片时,要注意观察病人有无皮肤发红,湿疹,或尿片破损等情况,以防压疮形成。

(4)如失禁情况严重,可在床单下加上胶单以保持床褥清洁。鼓励病人适量进水,达到冲洗尿道、降低尿道感染发生的目的。

(5)如情况严重或有压疮形成,可能就需要导尿管,但是应该先请示医生,以便给予适当处理。

3.便秘照护

(1)病人使用强效镇痛药物镇痛时,可考虑服用通便药物。

(2)鼓励病人尽量活动,长期卧床者应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以及腹式呼吸,增加腹肌张力,有助于排便。长期卧床的病人在身体状况允许条件下,可进行下列活动:仰卧起坐,保持膝部伸直做抬腿,顺肠蠕动方向做腹部按摩,按摩顺序是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一日数次,可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

(3)饮食中增加适量的纤维素食物和水分,鼓励病人饮用果汁等。通过改善食物种类的供给,起到促进排便的目的。

(4)暂时便秘的处理:

1)肥皂栓塞肛法:将普通肥皂削成圆锥形,底部直径为1~1.5 cm、长3~4 cm,用热水蘸湿变得润滑后塞入肛门,可以起到肥皂刺激肠壁蠕动引起排便的作用。

2)开塞露通便法:开塞露内装缓泻剂,有润肠和软化粪便的作用。

(5)长期便秘的处理:体积较大的硬结粪便堆积于直肠,在使用一般通便法无效时,可用手抠法。

4.尿潴留照护

(1)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如尿潴留是因情绪紧张或焦虑不安所致,则需消除病人紧张和焦虑,诱导病人放松心情,有助于缓解尿潴留。

(2)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尽量提供单人病房,或用屏风遮挡病人,提供温暖便器,使病人感到舒适。

(3)调整排尿的体位和姿势:协助卧床病人抬高上身或坐起,以手加压腹部以增加腹内压,尽可能使病人以习惯姿势排尿。

(4)诱导排尿:利用某些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如听细细的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或温水坐浴。也可采取中医针刺等方法刺激排尿。

(5)热敷、按摩:热敷下腹部及用手按摩下腹部,可使肌肉放松,促进排尿。不可强力按压,以防膀胱破裂。

(6)药物治疗:积极配合原发病治疗,避免药物应用不当造成尿潴留。必要时根据医嘱使用药物治疗。

(7)导尿术: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尿潴留时,可采用导尿术,以缓解病人的不适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