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死亡教育
2025年08月10日
三、死亡教育
临终关怀理念的有效推展,必须使以下4部分人群获得深刻的死亡教育。
(一)病人
这是即将死亡的主体,是开展死亡教育最直接的对象,如何使之建立合理的死亡观和死亡态度,把痛苦、焦虑、恐惧降到最低程度,这是死亡教育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所以,此项艰巨的工作必须由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人员等共同参与。
(二)病人亲属
哀伤处理同样是死亡教育极其困难的工作之一。一般而言,亲属哀伤的程度与逝者的血缘亲密程度成正比,越亲近者的去世,亲属的哀伤就越强烈。如何使病人亲属保持平缓的心态,积极配合对病人的治疗;又如何在病人去世之后,使亲属们能够把哀伤情感控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之内,使之不至于伤身害体;最后,如何使亲属尽快从痛苦和悲哀中摆脱出来,步入正常的人生轨道,这3方面的问题都包括在死亡教育的哀伤处理之中。
(三)临终关怀小组的成员
要实现临终关怀的理念,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受到严格的生死教育,具备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哲学、生命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完成死亡教育的工作。
(四)社会大众
每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便开始了经历这一或长或短的生命迈向死亡的旅程,正是因为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过程的有限性,因此才能够把更多的生命内容注入到这一有限的过程之中。因此,人死不过是肉体的死亡,所留下的丰富的生命内容可供更多在世的人分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临终关怀是通过个体的死亡教育来实现对大众的死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