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老年期疑病症
老年人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逐渐发生器质性或机能性改变,常身患各种疾病。疑病症是老年期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老年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分关注,有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的持久的先占观念,恐慌不安。老年人诉躯体症状,反复就医,但担忧的程度与其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或客观检查常不足以消除他们固有的成见。
(一)典型表现
老年人疑病症表现的躯体症状多样而广泛。通常对某躯体部位的敏感性增加,对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内脏活动,如心跳或躯体微不足道的疼痛、酸胀都很敏感。常伴有失眠、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大部分病人常有疼痛症状,但老年人对这种疼痛描述不清,有时甚至诉全身疼痛,但查无实据。疑病症的老年人在求医时总是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的病痛,对于自己臆想中患有的疾病坚信不疑,并会找出一些很小、但很有特征的症状来,唯恐医生疏忽大意。尽管客观检查并没有相应的阳性结果,医生耐心的解释也很难消除其疑病的信念,但是老年人各种躯体的不适感却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不适感使老年人痛苦不已,这时老年人常常表现出焦虑、烦躁、抑郁,对任何事缺乏兴趣,失眠、食欲不振等。
(二)治疗措施
老年期疑病症的防治关键是针对心理冲突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为主,酌情给予药物治疗为辅。心理治疗前先排除器质性疾病。
1.支持性心理疗法 向病人提供必要的知识,鼓励和提高病人与疾病斗争的自信心,给病人以指导,提供如何对待疑病症、处理好各种关系和改善社会生活环境的方法。
2.认知疗法 疑病症的老年人遇事往往过多地考虑悲观或者不幸的一面,要在帮助老年人正确评价自我的基础上,改变不良认知,调节心理不适。
3.药物治疗 老年期疑病症病人临床上除了各类心理治疗外,疑病症所引起严重的焦虑、抑郁等症状,要适当进行药物治疗。
(三)照护方法
1.心理支持 作为照护者,首先要有同情心,体会老年人的情绪与想法,理解老年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给予老年人心理支持。
2.积极的心理暗示 对于心理易感性和依赖性比较明显的老年人,积极的心理暗示效果较好。如让老年人进行慢走或身体锻炼,每次予以耐心的鼓励,让老年人发觉自己的身体在好转。
3.转移注意力 鼓励老年人多和他人沟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增加一些老年人感兴趣的活动,如养花、下棋、绘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