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正确姿势照护
高龄老年人许多生理功能逐渐减弱,肌肉萎缩,弹性减低,骨质疏松,强度及柔韧性减弱,脊柱弯曲度也增加,从而造成老年人的身高降低、体重下降及体姿的改变等。如果高龄老年人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就能延缓弯腰驼背的发生。
(一)正确姿势
中国有句古话“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意思是站着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那样端正,行走要像风那样快而有力,睡卧时将躯体侧弯成“弓”形,睡得更安稳,更有利于健康。虽然高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弱,骨骼、肌肉、韧带也会变得松弛无力,不像年轻人那样朝气蓬勃,但是身体健康的高龄老年人仍应保持正确的姿势,维持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防止形成老年性骨骼畸形。
(二)照护方法
1.坐姿 坐姿在高龄老年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年人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躯干保持挺直,两臂平稳放在体侧座椅的扶手上或放在双膝上,双肩平直、不耸、不垂。头要正,眼要平视。若是坐着看书,眼睛要与桌面保持30 cm左右的距离。两小腿与地面垂直,两脚平放在地面上,不能摆得太开,更不宜翘起“二郎腿”东靠西歪。以免由于不正确的坐姿引起脊柱弯曲、局部不适或肌肉劳损而导致腰痛等。老年人坐一段时间后,应起身活动一下,不宜久坐。此外,高龄老年人入座时,动作要轻缓、平稳,切忌猛然坐下,突然起立。
2.立姿 立姿在高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尽管不是主要的姿势,但对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与精神状态却有重要影响。躯干无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是老年人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老年人在站立时,躯体应自然、平稳、端正,两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倾斜,两下肢均匀受力。这样的站姿有助于胸腔容积的扩大,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3.走姿 一般说,年纪越大,走动的速度应当越慢,持续的时间应当越短。但是对具有步行能力的高龄老年人来说,每天都必须走动走动。各人走的姿势细微差别很大,但端正、平稳、自然是共同原则。高龄老年人行走时,脊柱挺直,抬头,平视,收腹挺胸,上身稍前倾,两臂自然下垂,协调摆动,步幅均匀有力。这种走姿,不仅给人精神抖擞的之感,而且随着行走时腹肌有节律的收缩,膈肌的上下运动加强,能使肺活量增加,肺功能得以加强。
4.卧姿 高龄老年人的卧姿颇有讲究。最佳睡姿应该是右侧卧位,双臂自然伸屈,两下肢自然弯曲呈“弓”形,使全身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这种卧姿,不仅血流趋于右侧,以减轻心脏的负担,而且还增加了肝脏的供血量,有利于肝脏的新陈代谢。对于餐后需要躺下休息的老年人,右侧卧位有利于胃内的食物向十二指肠推进,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供给全身更多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