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病人皮肤照护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皮肤具有保护机体、调节体温、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功能,也是人体的一道天然屏障,可避免微生物的入侵。皮肤的新陈代谢迅速,排泄的废物及脱落的表皮碎屑容易与外界病原微生物及尘埃结合成脏物,黏附在皮肤表面,如不及时清洁皮肤,将会引起皮肤炎症,造成各种感染。
(一)临终病人皮肤的典型表现
1.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大部分皮肤病的表现,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环境因素:接触过敏原。
(2)与疾病有关:肾功能衰竭、胆汁淤积性黄疸。
(3)与癌症相关:白血病、淋巴瘤、胰腺癌、皮肤转移癌等。
(4)与治疗相关:某些药物过敏。
(5)其他因素:皮肤干燥、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疾病、皮肤疾病等。
2.干性皮肤 指不光滑的、或粗或细的鳞屑皮肤。由于皮肤表面脱落,真皮暴露,暴露的真皮红肿疼痛,搔抓使炎症加剧并形成恶性循环。
3.湿性皮肤 指皮肤浸渍,常因水疱、渗出及由继发感染而发生脓液使病情加重,通常为真菌感染。常发生于皮肤重叠和皱褶的部位,如会阴部、臀部、腹股沟、下垂的乳房底部、溃疡周围和瘘道周围。
4.皮肤水肿 临终病人常常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肿瘤压迫、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受阻等发生皮肤水肿。水肿常发生在组织疏松和下垂的部位,如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腰背部、阴囊,严重时可以累及四肢及全身。根据水肿部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5.压疮 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剪切力或摩擦力而导致的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常发生于骨隆突处。临终病人由于疾病影响往往长期卧床;有些病人有躯体移动障碍;有些病人由于疼痛或胸闷等被迫采取强迫体位;有些病人因大小便失禁造成局部皮肤潮湿,或受排泄物刺激;再加上病人往往全身营养状况差,皮肤抵抗力低下,更容易产生压疮。
(二)临终病人皮肤的照护方法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去除污垢,使病人感到舒适。每天晨晚刷牙、洗脸、梳头、洗脚、擦洗会阴部。大小便后及时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和舒适。鼓励病人勤翻身,对于无法自行翻身的病人应该协助其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
2.对于可以行动的病人,协助其用淋浴和盆浴来清洁皮肤,一般每周2~3次。定期清洁皮肤,可使病人肌肉放松,疼痛减轻,清洁舒适;同时刺激血液循环,增强皮肤排泄功能,预防皮肤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洗浴时室温保持在22℃~24℃,水温调节在41℃~46℃为宜。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病人受凉、晕厥、烫伤、滑跌等意外情况发生。沐浴应在饭后1小时后进行,以免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3.对于无法行动的临终病人,可以为病人进行温水擦浴和床上洗头,一般每周2~3次,室内温度在24℃以上,关闭门窗,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温水擦浴水温控制在50℃~52℃,床上洗头水温控制在43℃~45℃或按病人习惯控制水温,注意预防烫伤。
4.对于脱水和皮肤干燥瘙痒的病人,如有可能,每天努力让病人保持一定量的饮水;使用润肤脂使之渗入皮肤;也可在洗澡水里加入润肤油等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5.对营养缺乏和消瘦的病人,使用预防性的特殊床垫和垫子,进行皮肤按摩,可以改善皮肤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组织缺血,还可促进淋巴回流,从而减少周围组织水肿,预防压疮。
6.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该及时更换污染衣服,清洗皮肤,保持局部皮肤干燥,预防皮肤感染。
总之,临终病人的皮肤更易发生湿疹、压疮、感染等问题,所以在平时的生活照护中要更加细心,以足够的耐心和百分之百的用心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