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互联网+”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政策机制
“互联网+”长期照护模式的探索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特有的地缘、民族、历史特点,因地制宜。在落实已有支持智慧养老服务、鼓励中医药发展等支持政策基础上,综合施用政策杠杆,引导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参与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服务。立足于丰富的中药资源以及民族多样性,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发展以彝医、哈尼医、拉祜医、傣医、佤医为代表的特色民族医药服务;利用科学技术人才优势,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互联网+”中医药健康养老科技创新高地;改革公立中医院薪酬体系,探索带有中医院特色的薪酬体系,尝试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引进高层次中医养老人才,开辟人才“绿色通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服务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加大用地支持政策落实力度,依法盘活城乡建设用地存量,对符合条件的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服务项目予以优先安排。鼓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服务企业的融资筹资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