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互联网+”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互联网+”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中西医整合照护人才培养队伍建设 建立多学科中西医结合团队,协作管理。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体系服务人员应包括:中医医师、老年专科医护人员、护理员、社会志愿者、物理治疗师、文娱师、心理咨询师、专科医师等。通过团队、多学科协作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提供给老年人优质的医疗服务资源。一是加强老年病学和护理学等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服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一批中西医整合老年病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才。二是加大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学校设置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服务的相关专业。三是深化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建设,在相关专业课程中增加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内容,培训中西医整合适宜技术。四是大力开展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服务职业技能培训,依托相关院校、医疗机构,建立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服务人员培训基地,面向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医护人员、养老护理人员,开展中西医整合长期照护相关知识与职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2.加强“互联网+”长期照护人才培养“互联网+”长期照护人才的培养不只是高等院校的工作,需要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其中,相关部门应当组织高等院校、智慧养老机构、智慧养老专家、学者以及养老大数据技术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互联网+”长期照护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专业技能培养工作和职业培训工作进行有效融合。相关部门可以颁布政策鼓励高等院校开设智慧养老服务有关专业,为智慧养老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此外,还需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增加“互联网+”长期照护能力的培养,培训知识包括以计算机、信息数据统计和养老管理这些基础知识与技术为主的智慧养老前导知识,与智慧养老、大数据开发与应用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