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临终关怀”的形式
(一)基于“互联网+”的家庭-社区-专业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
“互联网+临终关怀”主要通过建立临终关怀官网与培训机构,增加与政府卫生部门合作,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家庭-社区-专业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服务以及创办临终关怀杂志5个方面,为临终关怀知识的传播与临终关怀医疗服务提供一个科学可靠的保障,帮助临终病人保持生命最后的尊严。临终关怀官网负责搜集病人服务需求信息并及时反馈给专业服务人员,共享培训视频、课件等资源来加强社会宣传和价值观引导;培训机构负责培训专业服务人员和志愿者;加强与政府卫生部门的合作,募集服务资金;创办临终关怀杂志来加强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最终实现个体化、规范化、智能化的“互联网+”家庭-社区-专业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服务。
(二)基于互联网的临终关怀知识传播及培训
1.临终关怀知识的宣传 中国传统对死亡的观点是畏惧死亡,避忌死亡,想要更新观念,就要揭开死亡神秘的面纱,让人们理解死亡,认识死亡。互联网就能做到这一点,互联网能提供优质的宣传,且互联网的用户众多,年龄段覆盖范围广,通过这些优势传播对死亡的正确概念,让人们认识死亡,了解死亡,进而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死观。互联网能将图片、文字、声频、视频相结合,更加直观、具体、生动地宣传临终关怀相关知识。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制作成本低,内容易于修改与更新、方便快捷,这为知识宣传提供了可能。
2.为医护人员提供临终关怀的继续教育 与此同时,互联网还有用于为医护人员提供临终关怀的继续教育。相比传统的继续教育,互联网可以集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及时更新最新的相关信息,为医护人员提供优质的继续教育,医护人员学习国内外最先进的临终关怀的课程和知识,方便快捷简单,又不耽误正常的工作。
3.基于互联网的临终病人及家属服务平台 可通过互联网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或QQ平台,以根据医院自身的特点与优势设置临终关怀方面的预约就诊、居家诊疗服务、线上咨询、心理咨询与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知识宣教等便民服务。同时,让医护人员、临终病人、家属、志愿者之间能有沟通交流的平台,还可在互联网上建立临终关怀捐赠网站。
(三)人工智能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1.运用人工智能预测病人死亡 使用人工智能预测死亡率的方法可能是临终治疗、保健未来的变革因素。人工智能(AI)有可能帮助医疗服务提供者和医生显著改善临终关怀病人的护理服务。
(1)原理:AI系统主要利用深度学习获得对病人的预测,在NPJ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近480亿个数据点(包括医生的病人记录、病人人口统计学、程序、药物、实验室结果和生命体征)提供给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分析了数据,并以90%的准确度预测了医疗问题,如死亡率,更长的住院时间,计划外再入院率和病人的最终诊断。与传统的预测模型相比,深度学习模型更加准确和可扩展。
(2)意义:一方面运用AI诊断系统准确地预测病人的死亡率,医院和医生可以使用更好的估计来调整治疗计划,优先考虑病人护理,并在疾病发生之前预测负面结果,不仅可以拯救生命,还可以帮助医院节省资金。另一方面AI可以帮助识别病情严重的病人,预测大致死亡的时间,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获得所需的临终关怀,避免过度医疗,同时病人及家属便于做好善终准备。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利用人工智能(AI)算法,预测危重病人的大致死亡时间,准确率高达90%。研发人员希望该系统能够为处于不治之症终末期的病人,提供更好的临终关怀。
2.VR技术 利用VR技术创造一个虚拟的临终关怀环境,再配合医护人员的服务,既能减轻病人痛苦,还可以为那些发现自己被限制在一个房间或一张床上的病人带来一个更大的世界,完成他们的遗愿清单,比如在伦敦的皇家三位一体临终关怀中,一位濒临死亡的女性和她的丈夫再次“来到”威尼斯,那是他们订婚的地方,这是VR体验对于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身体和心理的影响研究的一部分。另一名妇女则通过VR体验“走在”马尔代夫的海滩上。还有一名妇女“回到了”她长大的城市耶路撒冷。VR还可用于帮助临终关怀工作者“体验”死亡,如位于缅因州的新英格兰大学骨科医学院和临终关怀医院正在使用Embodied Labs开发的虚拟现实模拟来帮助护士、临终关怀工作者和学生学习并对病人产生同理心。新英格兰大学二年级医学生Victoria Nguyen体验了“Clay”模拟。作为老年病学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化身临终关怀护士48小时。这将有助于他们增加对病人的同情。通过虚拟现实体验,使学生尽可能地了解临终病人的感受和心情以及某种挫败感。
3.临终关怀机器人 据美国CNBC网站报道,一项为期3年的临床研究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超过1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探讨临终关怀机器人是否比医护人员更能帮助病人获得心灵慰藉。来自美国波士顿医学中心和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设计了一款能和病人聊天的临终关怀机器人软件。她以中年女性的形象出现,并预设了许多功能,包括测量病人的疼痛程度、监测病人是否按时服药、分析病人的心理压力等。与其他聊天机器人不同的是,临终关怀机器人可用于姑息治疗,会主动寻找病人交谈,分析他们是否愿意倾诉病情症状,并相应地进行心理疏导。研究表明,这些病人很愿意和临终机器人交谈。
虽然“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在我国已大规模普及,有越来越多的工作均可被机器所取代,但对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仍需医疗护理人员投入耐心、细心、责任心,需要对病人投入100%的热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医疗护理人员付出感情,这是冰冷的机器不能取代的。所以,在未来很多工作可能均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临终关怀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医疗护理人员的投入,需要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技术、医疗护理人员相配合,在临终关怀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