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互联网医疗+老年慢病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二、实施“互联网医疗+老年慢病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实施“互联网医疗十老年慢病管理”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老年人互联网医疗的需求度不高,利用率很低。尽管互联网医疗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就医体验,与年轻人相比,因功能衰退、疾病、既往就医习惯、我国基础医疗保健体系完善等因素,老年人互联网使用需求不高。有学者调查了天津市333名城乡老年人,发现82.9%有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但城市和乡村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需求均处于中等水平。新疆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发现有72.8%的老年人表示对这种“互联网+养老服务”方式有选择意愿。美国与我国情况相似。Ar—cury等对≥55岁人群调查也发现,仅53%的人使用互联网,其中健康素养水平高的人不足一半。Gordon等调查了65~79岁的老年人发现,与非西班牙裔白人相比,非裔黑人、拉丁裔人、菲律宾人的电子健康工具使用率更低。可见,挖掘、开发老年人互联网医疗需求是核心。

此外,由于老年人手机仍以老年机为主,智能手机尚未普及,使用的智能手机大多数也是子女旧手机,对智能手机常用功能,如图片发送、视频语音聊天、扫码、在线支付等操作不熟悉,在子女或其他人指导下也需经过多次学习才能学会操作,而且因记忆衰退、遗忘规律、软件功能使用频率少等因素常忘记操作方法,导致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利用度不高。

影响老年人互联网医疗使用的影响因素

1.个人因素 包括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健康状况、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等。有学者抽样调查了上海、江苏、浙江等地536例老年人,发现低龄、女性、城市居住、不太了解慢性病知识、能独立使用智能设备、需要非药物治疗、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参加老年社团的老年人,更愿意参与“互联网十慢性病管理”。

2.家庭、社会环境因素 子女数量越少、空巢老年人、城市居住、居住地有网络、所处城市信息化水平越高、常去综合医院就诊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可能性更大。但也有研究报道显示,与没有使用互联网医疗的老年人相比,使用互联网医疗的老年人就医满意度更差,这也是阻碍老年人继续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

3.其他因素 医疗信息网站很多,简单的在线搜索即可获得健康信息。有学者对老年论坛用户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发现老年人对中医养生的原理与方法、生活方式的调整与改变、疾病防治与应对老化、食品营养价值与功效的信息需求比较高,这提示与操作复杂的App相比,老年人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浏览器快速搜索健康信息。还有研究报道时间不足、操作复杂、血糖控制无效也会导致病人停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