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孤单与终生的焦虑

六、生活孤单与终生的焦虑

(一)生活孤单、寂寞与忧郁

由于身心的变化,再加上环境的因素,有不少老年人容易陷于孤单寂寞的生活,产生忧郁不乐的心情。特别是自己的家人不常来看他,来了也不愿意多听他对身体毛病的诉苦,不体会老年人的心境,有时再加上孩子不孝顺,都是令人很伤心的。多半的老年人都不习惯轻易地交新朋友,顶多只会维持过去认识的老朋友,因此自己的社交范围只会一天比一天地缩小,跟亲友在一起的场合会一年比一年地减少,跟自己聊天的对象只会越来越少。再者,时时都会接到老朋友死亡的消息,令人感慨伤心。除非能把自己的生活充实,自己享受自己的天地,否则老年人容易患上忧郁症。

(二)残疾或衰退的焦虑

如何去避免躯体或精神上的衰退甚至残疾,或者去面对应付这样不好的情况,是许多老年人所关心和担心的事情。一旦发生上述状况,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的适应就会变得困难起来。这种情况下,是由家人或其他人来照顾,是在家里过日子,还是进入疗养院,是要提前考虑的事情。即使想继续住在家里,如何请人来照顾,自己的孩子能否有时间来看,是否会给家人添麻烦、增加负担,是否会引起彼此间的冲突等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从实际的经验来看,要在家长久照顾残疾的年老父母,的确会给家里人带来许多心理与精力的负担。假如想住到疗养院,也有许多问题,譬如邻近地方是否有疗养院,其设备与工作人员的水准如何,费用多少,是否能长期负担等等,都是很实在而烦恼的事情。

(三)终生的惧怕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除了担心配偶的去世之外,还会害怕自己的死亡。有些老年人心里仍觉得自己的工作事业或抱负未完成;或是担心家庭里存在的大问题未解决,会把问题遗留给下一代,或者有许多心事未能有所交代,而担心自己哪一天会过早死亡。有些老年人因觉得自己还年轻,一旦患了不治之病,将过早死亡,会感到不甘心,死不瞑目。有些老年人,因自己过去曾对离别有创伤经验,会容易害怕死亡,也害怕去世时无人在旁侍候,自己一人孤单去世。因此,也有不少老年人将心思寄托到宗教上,对于自己的后世有心理上的安排。有的,逐渐把生死看作是自然的现象,泰然看人生,把死亡当作是犹如上床入眠似的,会安心去世,少有忧虑。换句话说,随个人的情况而做终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