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慢性病中的应用
2025年08月10日
二、中医护理在慢性病中的应用
张泽菊等人将老年性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等几个不同的证型,然后按照不同证型实施辨证施护。张泽菊等人推荐老年高血压病人采用中医起居运动养生法,遵循四季养生原则,运用中医起居运动养生法指导高血压老年人进行运动锻炼,不仅能有效减少高血压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等的发生,还能疏导情志、愉悦身心,最终达到降低血脂指数与血压水平,保持血压稳定,防止并发症发生。此外,辅以如神门、心、胃、肾等耳穴埋籽,对老年性高血压引起的失眠具有明显效果。刘建霞等在中医护理慢性前列腺炎中,在辨证论治观念的指导下将病人分为湿热下注型、气滞血瘀型、阴虚火旺型、脾虚气陷型和肾元虚衰型,然后根据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内服,外加用中药灌肠及坐浴、针灸护理、推拿护理、情志护理以及起居生活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而在糖尿病的中医护理中,护理人员根据证型的不同,采用饮食护理、中药茶饮、情志护理、生活起居、运动保健以及采用艾灸、耳穴埋籽、中药敷贴、穴位按摩等中医技术,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保健意识。龚礼敏等在对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的治疗中,采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的方案。结果显示,对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病人实施中医护理方案较对照组更能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其疗效显著。苏书贞等对30例老年性痴呆病人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下,通过辨证施护,给予穴位按摩、刮痧疗法、八段锦、指导体育锻炼等方法,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定向能力、记忆力及认知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