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内容
2025年09月26日
四、老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内容
(一)退休后的心理卫生
为避免退休后无所事事,产生孤独感,造成心情抑郁。老年人应注意生活规律化,并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与娱乐活动,使精神生活充实,情绪健康。
(二)工作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适当地做些工作,不仅有利于社会,而且有益于健康,在工作中获得心理满足。但工作切莫过于紧张,否则强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心理不平衡,影响身心健康。
(三)家庭关系的心理卫生
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往往引起老年人心情不愉快。有时老年人由于疾病等原因心情不好,同家人的关系呈现紧张的状态,这是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因此,对老年人尤需建立一种和睦的家庭气氛。
(四)饮食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需要特别重视饮食时的心理卫生。吃饭前后应力求心情平静与愉快,切忌生气、忧愁、寂寞等消极情绪。吃饭时,可有意识地利用心理上对美味食物的想象、记忆与联想,唤起食欲,促进消化系统功能。
(五)娱乐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适当参加一些娱乐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时间不宜过长,场面不宜过分强烈,否则极度的紧张和过分的激动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诱发心脏病、脑血管病。
(六)交往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在交往时要襟怀坦白,热情待人,不要多疑、过敏,否则不但不利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协调,也有害于情绪健康。
(七)对待疾病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往往体弱多病,有些人对待疾病焦虑烦躁,忧心忡忡,悲观失望,这种精神状态不利于对疾病的治疗,还会加速疾病的发展。因此,老年人应客观、正确地对待疾病,增强信心,保持健康情绪,以利于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