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病人营养照护方法

二、临终病人营养照护方法

(一)对于能正常进食的临终病人的营养照护方法

1.适量营养 食物必须新鲜,且易消化吸收,增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蛋、鱼、瘦肉、豆制品等。一般鼓励病人每天至少喝半杯牛奶或豆浆,食用2种以上新鲜蔬菜,多吃水果,每天适量饮水。

2.按症选食 临终病人宜按照不同症候吃相应的食物。如口干时,吃流质或湿的食物;食欲不佳者宜吃山楂、萝卜等健脾开胃食品。

3.按“性”选食 合理运用食物的性味功能来选食,临终病人一般不宜食用甲鱼,因为甲鱼性凉补血,性冷滋腻,且不易消化。生姜、花椒、大蒜等性热,食用后则生内火,热毒内蕴,也不宜食用。

4.鼓励进食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争取多吃一些。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膳食的色、香、味俱全,少量多餐,保证营养均衡摄入。

5.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临终病人应多吃以煮、炖、蒸等烹饪方法制作的易消化食物,少吃油煎食物。临终病人忌口食物只是极少数,家属亲人要关心体贴病人,应尽一切可能满足临终病人的饮食要求,让病人心满意足地告别人生。

(二)对进食困难的临终病人的营养照护方法

对进食困难或不能进食的临终病人,为维持其机体必需的营养,需要肠外营养及肠内营养支持。常用方法为鼻饲及肠外营养。

1.鼻饲 是将鼻饲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输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病人营养的治疗技术。

(1)鼻饲灌注流食前应将床头抬高30°~35°,以避免进食过程中及进食后发生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

(2)鼻饲灌注时先回抽有胃液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胃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 mL),如果有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应停止鼻饲,待症状好转后再行鼻饲。如无异常,则可缓慢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再灌注鼻饲流质或药物。灌注药物时,应将药片研碎,待其溶解后灌入。鼻饲速度应缓慢,并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

(3)鼻饲病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而清淡,以后逐渐增多。鼻饲食物有米汤、混合奶、果汁、菜汁、温开水等,每次注入量不超过200 mL,间隔时间必须大于2小时,食物温度应在38℃~40℃为宜。

(4)鼻饲灌注后须用温开水20 mL冲洗胃管,以避免食物残留在胃管内发酵或变质,引起病人胃肠炎或堵塞管腔。鼻饲完毕后,将胃管末端盖帽固定,并用纱布包好,用线绳扎紧,用安全别针固定于枕旁。让病人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后再使其恢复平卧位。

(5)鼻饲管的放置和更换须由医生或护士操作。

2.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能量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肠外营养宜在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根据病人营养需求及代谢能力,制订营养制剂组成。要做好静脉导管护理、营养液的安全配置和输注护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