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事务的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为的是维护公共利益。新公共管理理论是替代旧行政模式的新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国家掀起了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运动提倡以经济、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结合多学科相关知识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当前对于新公共管理的含义,学者们各有不同角度的阐释,但归结起来可以总结为以下七个方面:①向职业化管理的转变;②绩效的明确标准与绩效测量;③重视产出控制;④公共部门内部由聚合趋向分化;⑤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⑥重视和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⑦强调资源利用要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约性。

总的来说,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提高政府行政部门的公共资源配置及公众服务享受的效率。同时还提出制定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行政效果等理念。并且,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政府部门与民间组织合作。根据这一理论,考虑到社区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建设规模范围大的问题,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与民间相关服务行业采取合作,这样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同时,建设的体系要更可能迎合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以及提高获得服务的便利性,提供人性化以及多元化的长期护理服务产品,真正发挥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