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疗法的优势

三、中医情志疗法的优势

中医情志疗法是来自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治疗方法。随着医疗实践不断的传承和发展绵延数千年,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旧生机勃勃,这来自它的魅力与生命力。

(一)注重求助者的实际情况

中医提倡“心病还需心药医,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情志疗法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构思精巧。情志疗法需关注求助者的现实情境,在与求助者充分沟通、获得信任的基础上,依据求助者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发展特点,在基础原理不变的情况下,不拘泥于某一治法,不受具体操作步骤的约束,做出符合求助者实际的治疗方案和实施步骤。情志疗法大多是在求助者不知道治疗原理的情况下进行的,使求职者自然接受,尽量避免其无意识的抵触。

(二)注重个体差异

情志疗法在临床应用时注重个体差异。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的性格、气质、年龄、家庭环境、生活状况、社会地位、人生阅历等都不尽相同,因而其身心状况也有明显的情志差异性。临床上采用情志疗法干预求助者时,即使是同一种情志也会考虑每个求助者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适宜的情志手段。情志疗法应多法合用、因人制宜地进行针对性治疗,切忌千篇一律。

(三)注重整体观

情志疗法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治病求本,注重形神合一的整体恒动观。《黄帝内经》认为形神是辩证统一的。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和脏腑气血密切相关,情志活动的产生必须以五脏作为物质基础,它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一种表现。形为神之质,神为形之主。形与神具,形神合一。形神关系,实际上就是身与心、生理与心理的关系。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激发求助者的某种情志时,要充分考虑求助者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疾病起源,同时也要考虑求助者的个性特征和对医生的接受程度,把医患双方都纳入其中,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四)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情志疗法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与民族心理根植于中医相关理论,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适合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和个性特点。其中的情志相胜疗法不论是情志的相生还是相克,都是为了调适病态情志,使其达到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平衡状态,这也是中国文化中一直提倡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