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基本结构如何?

1.心脏的基本结构如何?

心脏是由心肌构成的空腔器官。有人把心脏比作一个“四居室”的房间,共有四个空腔: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心脏左侧有一个心房和一个心室,分别称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右侧的心房、心室则分别命名为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右心之间的血液是不相往来的,各走各的通道。两心房之间的间隔称为房间隔;两心室之间的间隔称为室间隔。心房与心室的间隔是延续的结构,只是室间隔比房间隔厚得多(见图1)。

虽然房间隔与室间隔使得左心、右心之间不相通,但左心房与左心室、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是相通的。同一侧心房与心室之间各有一扇类似“阀门”的结构,医学上称为“房室瓣”。综上所述,心脏的基本结构为:

(1)心脏共有四个空腔: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2)心脏共有四个瓣膜:

①二尖瓣(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瓣膜,有两个瓣叶)。

②三尖瓣(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瓣膜,有三个瓣叶)。

③肺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有三个瓣叶)。

④主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有三个瓣叶)。

那么,血液循环为什么能按固定的方向流动呢?

心脏瓣膜在心脏永不停止的血液循环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极为关键,这要归功于心房、心室搏动的时间顺序以及心脏瓣膜开放和关闭的精确配合。心脏瓣膜起到“阀门”的作用,只让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让其向反方向倒流。当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而动脉瓣开放,血液从心室流向大动脉;当心室舒张时,房室瓣开放,心房的血液流向心室,而此时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大动脉的血液不能倒流回心室。如此,随着心室收缩、舒张的交替活动,保证了血液按固定的方向流动。

图1 心脏的基本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