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何时治疗合适?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少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另外有少部分患者畸形轻微,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无须任何治疗,但大多数患者需手术治疗校正畸形。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效果已有极大提高,目前多数患者如及时手术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恢复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普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当前,除外科手术矫治外,对多数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可行微创介入治疗。
通常,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仅有少数类型可以自然恢复,有的先天性心脏病随着年龄的增大,并发症会渐渐增多,病情也逐渐加重。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以及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主要取决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范围及程度。简单而轻微的畸形如房间隔缺损(ASD)、单纯肺动脉瓣狭窄(PS),如缺损直径小,则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可以终身不需任何治疗。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或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在出生后必须立即手术,否则患儿将无法生存。
多数专家认为,复合先天性心脏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院长孙宝贵教授提醒:对复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来说,最佳的治疗时期是两岁前,部分患儿在2~6个月前这个阶段手术成功率高、效果好。如果治疗时机得当,90%以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通过手术治愈。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最佳年龄段是5~6岁。近年,甚至主张在1岁以内治疗(称“无记忆手术”)。更为重要的是,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和新生儿早期的干预手段近年来有了重要进展,胎儿期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和肺动脉瓣狭窄,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的胎儿心导管解除,使相关心室的发育能够继续,出生后复杂畸形的根治手术得以施行。
因为越早治疗复合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尽早纠正心脏血流异常对人体的影响,保护心肺功能。因此,越早治疗对小儿的健康成长,及成年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十分有益。有些先心病早期就可发生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一旦出现了肺动脉高压(可引起右向左分流的血流异常),将会失去手术机会,或手术后远期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