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心包疾病吗?
大家知道,心脏的外面是心包膜,由壁层与脏层组成。心包在心脏的外面,壁层厚而坚韧,弹性小。在脏层和壁层之间有一个空隙,叫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有滑润作用,能减少心脏搏动时的摩擦。正常心包腔内约含50毫升液体。
心包疾病一般包括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三者也可以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1)急性心包炎(英文名:acute pericarditis)是心包膜的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以同时合并心肌炎和心内膜炎,也可以作为唯一的心脏病损而出现。心包炎是最常见的心包病变,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常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或由邻近组织病变蔓延而来。心包炎可与心脏的其他结构(如心肌或心内膜等)的炎症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存在。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前者常伴有心包渗液。病程大于3个月者称慢性心包炎,常引起心包缩窄。
急性心包炎时,在心包膜的壁层与脏层之间产生由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许内皮细胞组成的渗出物。这种渗出物可仅局限于一处,或布满整个心脏的表面,有时可堆积很厚(见图20)。
(2)心包积液(英文名:pericardial effusion,英文缩写名:PE)是指由于心包病变在心包腔内出现液态物的症状,它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急性心包炎后渗出物中的液体增加,液量可由100毫升增至2000~3000毫升或以上。
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常规检查之后,心包积液在患者中的检出率可高达8.4%。大部分心包积液由于积液量少而不出现临床征象,少数患者则由于大量积液而有突出的临床表现。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
(3)缩窄性心包炎(英文名: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是由于心包的壁层及脏层的慢性炎症病变,引起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的舒张期充盈受限,从而降低心脏功能,造成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它是多种心包炎的最终的结果,是各种原因引起心包脏壁层炎症、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积,并逐渐机化增厚挛缩甚至钙化,压迫心脏和大血管根部,致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从而导致右心房、腔静脉压增高及心排出量降低等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导致这方面炎症最多见的原因是结核和化脓性感染,其次为真菌或病毒感染等。
心包疾病的治疗与预后视病因及治疗的早晚而不同,及早明确病因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是成功的关键。由于心包疾病几乎都是周身疾病的一部分,所以全身病因的去除与治疗极为重要。
图20 正常心包膜、炎性心包膜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