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如何微创介入治疗?

22.先天性心脏病如何微创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当今及今后发展的重点。对于大多数患者是一个福音。现已成为具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国产器材的临床应用,大幅降低了手术费用;同时介入技术的成熟,使这一手术在国内的发展和普及尤为迅速,成为近年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领域的一大亮点。其治疗的范围不断扩大,数量迅速增加,操作水平显著提高,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形成术成功率均高达99%以上,尤其是我国室间隔缺损(VSD)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远远超过国外,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所谓先天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或超声心动图的指引下,在局部麻醉下,采用穿刺周围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如股动脉、股静脉)的微创方法,将一些特殊设计的治疗装置(球囊导管或金属封堵器)通过一根导管,沿血管送达心脏的特定部位,采用封堵、栓堵、扩张、开窗等措施,矫治先天性心脏病。经过数年的随访观察,所有经过微创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完全恢复正常,能胜任一切工作、学习和生活。目前,主要开展有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等(见图6、图7)。

先天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相比开胸手术,微创介入治疗手术创伤小,对儿童来说,使胸部不留刀痕而不影响美观;不需要全麻及体外循环,患儿仅需不插管的基础麻醉就能配合,大龄患儿仅需局部麻醉,避免了因全麻、体外循环带来的风险;术中失血少,不需要输血;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儿可在神志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安全有效。

(2)相比开胸手术,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也无须服用任何药物。患儿一般在术后30分钟至1个小时就开始进食,术后20小时就可下床活动,住院3~5天即可出院。

(3)相比开胸手术,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效果好。封堵器植入心脏后1个月,人体自身的内皮细胞就已覆盖在其表面,3个月后内皮细胞就完全将封堵器包埋,不会发生封堵器脱落。

(4)相比开胸手术,微创介入治疗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它就像外科手术一样,可起到根治效果,原则上讲属于终生治愈。目前基本替代了手术治疗。

根据资料报道,中国正逐步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在各个地区差别很大。房间隔缺损(PDA)、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三种畸形可占到房间隔缺损总量的75%~80%。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传统开放式手术和经导管封堵术均能有效治疗并获得优异的中期效果。微创介入治疗经导管封堵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对患者心肌损害更小;②患者不需输血;③降低患者住院时间;④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图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为患儿行微创介入治疗(现场)

图7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