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可引起药物性心肌病?
2025年08月10日
92.哪些药物可引起药物性心肌病?
药物性心肌病常由以下药物引起:抗肿瘤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1)抗肿瘤药:包括柔红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
①柔红霉素:本药可通过增加氧自由基产生,干扰线粒体能量代谢促使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超载而导致对心肌的直接损伤,可使心肌收缩力下降甚至引起心力衰竭。若与其他抗肿瘤药合用则可增加毒性。柔红霉素还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甚至因心室颤动而猝死。必须指出,本药对心肌损伤作用有时可持续几年甚至10多年,应予注意。
②阿霉素:本药可增加心肌细胞线粒体乙酰化的细胞色素C的分解,增加氧耗;也可引起心肌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对心肌造成直接损伤;本药使心肌消耗三磷腺苷(ATP)增加,心肌能量耗竭,引起心力衰竭。本药心脏表现可为:患者在静脉滴注中或静脉滴注后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也可出现酷似扩张型心肌病样的临床表现。
③环磷酰胺:本药可引起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和心肌细胞损害,间质可产生水肿,本药对心肌损害多在用药后2周以上发生,多数呈可逆性改变,少数可引起继发性心肌病。
(2)抗精神病药(如奋乃静、三氟拉嗦及氟丙嗦及氟派呢醇等)和三环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三甲丙咪嗦等):抗精神病药可引起低血压反应,个别敏感者可引起持续性低血压甚至休克。
(3)抗心律失常药:各种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负性肌力作用,尤其对已有心脏病的患者可诱发心力衰竭。此外,抗心律失常药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应用不当甚至可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发生。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必须要知道其对心脏是否有毒副作用。
药物性心肌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在使用心脏毒性药物期间,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血清酶学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心脏病变,减量或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