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认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59.中医如何认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中医学认为: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原因为人体正气虚损,外邪乘虚而入,久留不去或反复侵袭,累及心脏,称为心痹,心痹则使气血运行不畅。

(1)气滞血瘀:

①心肺痹阻而使肺气贯心脉而行呼吸之功能受阻,肺气壅塞不行,肃降受阻而为气短,喘咳。肺络瘀阻,可发生咯血。

②心脉痹阻日久也会累及脾肾二脏,脾肾阳虚,脾的运化失调,肾的气化功能降低,均影响水的通调而致水湿泛滥,现尿少浮肿,水饮凌心射肺等严重症。饮食、劳倦、情志、房事均为本病的诱发性因素。

(2)扶正祛邪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①扶正包括益气、滋阴、温阳、补血。

②祛邪包括活血化瘀、利水渗湿等。因正虚和邪实每每互见,故临证时常需补虚与祛邪同治,但应辨清两者的主次,根据病情的变化辨证施治。

(3)风湿性心脏病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已经形成,要想用中药彻底治愈实难办到。

①中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可达到稳定病情,改善心脏功能,缓解自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风湿热邪再度侵袭,阻止病情继续发展的目的;

②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持之以恒,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疗效是肯定的。

(4)中医认为风湿性心脏病以正气虚衰为本,瘀血、痰浊、水饮为标,治疗中兼顾两者,方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①在风湿性心脏病的早期,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此时既要注意补益心气以扶正,又要积极防治风湿热的再度侵袭;

②至风湿性心脏病中、晚期,则主要针对心功能不全及其他并发症进行治疗,通常从治心、脾、肺、肾入手,益气活血、利水养心之法用得较多。

(5)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情是复杂多变的,要注意根据病情的变化灵活加减用药。

①兼心阴虚者,加太子参、麦冬、天冬、五味子;

②肝肾阴虚者,加沙参、生地、枸杞子、女贞子、制首乌;

③瘀血明显者,加丹参、赤芍、桃仁、红花;

④水气凌心、喘促水肿者,加葶苈子、桑白皮、茯苓、车前子;

⑤心悸失眠严重者,加煅龙骨、煅牡蛎、炒枣仁、夜交藤;

⑥气虚较著,气短、气喘明显者,加红参、五味子、蛤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