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应准备什么?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包括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封堵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性心导管术是通过患者腿部的静脉或动脉将一根或一根以上的导管送入心脏,并将封堵伞装置送入缺损部位,或将球囊送到狭窄的瓣膜处,从而达到将缺损部位进行封堵或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的目的。在体外除了可见一个或几个针眼之外,没有任何的手术切口,通常术后12~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其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微创介入性治疗还不能完全替代外科手术开胸手术,通常会对患儿有年龄和体重的要求:如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的患儿通常要求年龄≥3周岁;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通常要求年龄≥6个月,患儿体重也尽量要大于5公斤。这是因为幼儿太小时外周血管太细,无法通过外周血管顺利地将封堵装置送到心脏。多数患者及时接受手术治疗后,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恢复正常,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普通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那么,先天性心脏病在微创介入封堵术前需要做哪些检查或准备呢?
(1)需要进行相关的化验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常规、传染病筛查,血型、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心脏彩超检查。
心脏彩超不仅可以看到先天性心脏病缺损或狭窄的部位,还能测算出缺损或狭窄部位的面积,对整体心脏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有无心脏扩大及心室肥厚等。当然,此项结果术后还需要复查,对手术效果可以进行有效的评估,也就是说,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前后必须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2)手术医生会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术前谈话,并请其签好知情同意书。
(3)护士会指导做好皮肤的清洁与准备。如是需全麻的儿童,必须在术前4~6小时禁食、禁水。
(4)根据疾病的类型,做好抗生素皮试。
(5)由于手术要穿刺股动脉或静脉,患者术后需卧床12~24小时,因此术前进行排便练习和躯体平移练习,有助于减少手术后尿潴留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