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无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
医学调查发现,根据患儿是否出现青紫(发绀)症状,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两大类型:①无青紫(紫绀)型;②青紫(紫绀)型。
常见的无青紫(紫绀)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绝大多数为单一畸形,如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等(见图4)。早期由于心脏血流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发绀)。当肺动脉压力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血液可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发绀)。
(1)房间隔缺损(英文名:Atrial septal defect,英文缩写名:ASD,简称“房缺”):左、右心房间隔上的缺损,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10%。
房间隔缺损可分为原发孔型和继发孔型,以继发孔型多见。一般来说,小的房间隔缺损(小型房间隔缺损)可终生不手术。但有资料报道,当静脉系统的小栓子通过房间隔缺损进入左心到达大脑的动脉,可导致反复性脑梗死。
(2)室间隔缺损(英文名: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英文缩写名:VSD,简称“室缺”):左、右心室间隔上的缺损,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25%。如果缺损较小,不影响患儿发育,无反复肺炎、心力衰竭发生,无重度肺动脉高压,均可在医生的随诊下等待2岁时复查,有30%~40%可以自愈。室间隔缺损可分为膜部缺损和肌部缺损,以膜部缺损多见:
①如缺损小(小型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心肺改变不大或仅有左心室轻度增大;
②如缺损大(大型室间隔缺损),有中到大量左向右分流,可引起左、右心室增大、左房轻度增大、肺充血等。
(3)动脉导管未闭(英文名:patent ductus arteriosus,英文缩写名:PDA):动脉导管是指在主动脉弓降部与肺动脉之间相连的管道。在胎儿时期,胎儿循环系统依赖其存在,但在出生后应自然闭合,如未能闭合,则存留一个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通道,称动脉导管末闭,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10%。
据统计,常见无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情况为:室间隔缺损(20%),动脉导管未闭(15%),房间隔缺损(10%)。
一般而言,无青紫型比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病情要轻,心脏畸形较单一,多数患儿可施行介入性治疗(即经皮导管封堵术)根治畸形。
图4 常见的无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