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如何预防宝宝患先天性心脏病?

32.准妈妈如何预防宝宝患先天性心脏病?

医学调查发现,胚胎期发育在受孕后第3~8周完成。因此,妊娠第3~8周是心脏致畸的高度敏感时期。一般来说,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最好时期是妊娠3个月之内(尤其在第3~8周)。医学研究显示,病毒感染和环境污染是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成因。因此,准妈妈应十分注意预防宝宝患先天性心脏病。

(1)准妈妈妊娠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①避免接触放射线、超声波、微波、放射性同位素。

②预防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流感病毒等)。

③不要饲养宠物,不要洗过热的热水浴。

④减少看电视、操作电脑的时间。

⑤不在妊娠后装修居室。

⑥避免接触汞、铝、苯、砷、一氧化碳、有机磷、有机氯等有毒物质。

(2)准妈妈妊娠期避免饮酒、吸烟、吸毒、饮可口可乐和咖啡等。

(3)准妈妈在妊娠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时,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妊娠期不宜使用的降压药有:

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商品名:依苏)等;

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

③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商品名:双氢克尿噻);

④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

(4)患有糖尿病、苯丙酸酮尿症的孕妇,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较高。

(5)准妈妈应了解在孕期微量元素的缺乏、营养不良、营养过度及维生素补充过量都对胎儿有不利的影响。

(6)腹部B超是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手段,对预防先天性心脏病有警示作用,妊娠中晚期可通过腹部B超(彩超)发现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