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因分析

二、原因分析

1.不当的认知偏差

关于学习,厌学的学生常常抱着学习是为家长而学、为老师而学、为面子而学等等错误的认知偏差。同时,厌学的学生一般都认为读书没有多大价值,尤其是在现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读书无用论”的潜意识充斥着他们的头脑,并以此为借口拒绝学业和放弃学业。读书无用论的看法不仅是当前厌恶学习的学生为逃避学习而产生的看法,也是学生们想让自己心理稍加安慰的一种平衡观念,更是影响学生厌恶学习动机产生的重要因素。案例中小强一方面从网络中看到同龄人因为打游戏获得了一些回报,另一方面基于自己的现实状况,一分耕耘却没有一分收获,反而得不到母亲的认可。于是,他便渐渐地改变了自己对学习的看法,变得不愿意学习。另外,由于母亲态度的冷漠,在母亲眼里自己毫无长进或毫无优点,导致小强的学习观念扭曲,即做自己认为更有意义更能成功的事,一定要让母亲对他刮目相看。这种错误认知导致自己与书本知识的距离越来越远,最后产生了厌学情绪。

2.薄弱的抗挫意志

厌学的学生往往在抵制各种干扰、诱惑方面能力不强。在遇到学业困难时,他们产生受挫心理,甚至沮丧、冷漠等不良情绪。这种抗挫能力的薄弱已经是学生群体厌学拒学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学生的抗挫意识与学生自身的自制力息息相关。自制力一般是指个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它是一个人是否坚强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学习必备的心理品质。自制的反面是放纵,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考虑行为及后果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案例中小强就是因为自制力薄弱,意志力不够坚强,使得学习不能顺利坚持下去。由于在几次考试中失利,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尤其是觉得在普通学校还考不过别人,就更没必要把学习当首要任务。遇到挫折,他首先想到的是退缩,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这种惰性思维的持久,他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自然而然便产生了厌学情绪。当别人诱惑他去接触网游后,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以致把游戏当作一种生活,当作一种解脱。正是因为耐挫力差,所以小强不能积极地解决问题,一直采取回避态度。

3.错误的归因方式

从自我意识的角度来分析,小强对于他是否能够成功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产生了错误的归因,导致自我效能感低下,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而厌恶学习。当学生总是成绩低下或被同学认为学习能力弱,智商低,就会把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错误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即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智商低下,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这样的学生常常把成绩差看成是正常的,不会抱有积极的想法或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改变这个糟糕的情况。这就导致其不管做什么都觉得很无助,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久而久之,他的自尊心更加脆弱,觉得自己很没用,很糟糕,更加厌恶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采取防御机制,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对学习成绩采取不在乎的态度,以“自我堕落,自我厌弃,自我放弃”的方式逃避学习。

4.浮浅的理想信念

长期以来,学生们的理想信念往往在小的时候就被固化。例如,由于在小的时候,家长只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考得好就会得到表扬,获得奖励;考得不好就会被责备,甚至还被毒打一顿。小时候的经历使他们形成了一个信念:好好学习,不然会被打。好好学习才能成为人上人,才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不用为了生计而辛苦奔波。正是在这样的理想信念下,于是开始机械学习,把每天的学习当作任务来完成。他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家长们灌输的思想,不去思考自己未来到底想要什么,缺乏宏大的人生理想。这就造成对学习的目的不能形成更深的认识,从而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整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长此以往,习惯性懒惰、厌学自然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