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策建议
1.重塑向上的信心
自尊是通过他人的评价与态度产生的。只有当他人评价适当,才能对自己的自信心的发展有好处。自卑感和自信心是相互对立的,其中的形成发展和个人的意志品质有联系。有自信的人不止会看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不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低头(周永卫,2007)。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对学生能够养成对待评价的正确态度也是十分有益的。所以教师评价一个学生时应当要慎重,要有针对性,避免对学生做出贬低性评价或者是过多地进行一个比较性的评价,并且还应具有一定的真诚性。对于自信心过低或者自信心一般的学生的评价或表扬可相对的拔高,使他们能够做到自我肯定,对自己充满自信心。对于小红来说,她需要通过老师和同学来给她自信心。第一,老师应该多去关心小红的学习,即使她的成绩差,也应该多给她激励,多给她进步的机会,帮助她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让她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式;第二,同学们应该要互帮互助,多鼓励小红,和小红平等相处;第三,找出小红的闪光点。比如说小红的羽毛球打得比较好,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场班级羽毛球赛,在她取得好成绩时,老师和同学就应该及时地鼓励她,赞扬她,肯定她在这方面的成就,增强她的自信心,让她体验高自尊,然后鼓励她带着自信重新面对学习,这样在运动方面的自信心也会迁移到学习中来。
2.进行积极的暗示
积极性思维的实质是为你自己负责,并知道是你的“自我暗示”决定了你的情绪、机体和行为上的结果。你不能控制一切情形或环境,但你能有效地影响你怎么就这些情形来影响你自己(詹姆斯·雷尔多,1993)。当个体产生自卑心理的时候,一方面,应加强对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给自我一个激励,正确地悦纳自己,大胆地去表现自己,展示自我,坚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成为一名强者,从而促使其自卑心理发生转化。另一方面,我们要善于采取正确有效的心理补偿方法,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奋斗,用某一方面的成功去弥补自己本身的缺陷。通常我们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积极补偿:第一是以勤补拙。通过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缺陷,然后用最大的决心和努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例如化学方面学的不好,那么可以利用周末去学习辅导班,通过补习来提高成绩。第二种方法是扬长避短。例如英语学的不好,就不拿自己的英语和英语学的好的人进行比较,可以拿自己擅长的语文和别人进行比较。
3.改变不良的认知
认知方式是指人在认知操作中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又称认知风格。认知方式表现为一个人习惯于采取什么方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它并没有好坏之分。认知方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沉思性和冲动性、拉平和尖锐化等。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是 H.A.威特金提出的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特征。具有场依存性特征的人,倾向于以整体的方式看待事物,在知觉中表现为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场独立性特征的人,倾向于以分析的态度接受外界刺激,在知觉中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针对由于不恰当的归因方式而引发的自卑心理,可以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请求心理健康老师的帮助,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自己。咨询师会采用一些专业的方法进行心理帮助。例如咨询师可以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家庭作业——合理自我分析、REBT自助表等来帮助求助者改变自己的不合理认知,让求助者了解造成不合理认知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等,通过上述的方法,帮助求助者重新树立正确的认知方式,减少情绪冲突,在危险性的认知中保护自己,缓和消极悲伤的情绪感受,消除个人内在态度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冲突,改变症状。
4.全面客观的评价
良好的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钱雅琴,2006)。如果要克服自卑,就必须要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去认识和评价自己,发现真实的自我。一是通过细心的观察、虚心地听取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以他人为镜子照射出自己原本的真实面目;二是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准确地去评价自我;三是通过修正理想的自我,调节抱负水平的大小,在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本身的特点确立较为实际的目标,把目标定在有一定难度又能够达到的水平上,减少其挫折与失败的经历,获得成功与自信的感觉;四是对自己某一具体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因一件事的失败而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要积极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