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案例
晓旭是一名高一学生,数学成绩较差,可以说是达到了谈数色变的地步,想起数学就害怕,一上数学课,就直冒冷汗,身体不舒服。近期的一次数学考试,他的妈妈跟老师请了病假,晓旭为此很困扰,数学一直是他的魔咒。老师与他的母亲交谈过后,发现可能存在的原因:在小学时代,只要一碰到数学考试,晓旭就会肚子不舒服,母亲便会为他请假,从而逃避数学考试。从那时,晓旭就开始害怕学习数学了。现在晓旭心里会不自主地受到班级里同学的暗示,比如数学一开始学不好,就永远也学不好等。他自己也没有投入精力学习数学,长此以往,数学成绩一塌糊涂,他对数学的恐惧感就越来越强。
恐惧属于一种常见的情绪,是指个体因缺乏安全感,机敏地感觉到外部环境某种情境下对个体产生威胁,个体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防御性反应,同时伴随着危机感。当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企图摆脱危险情景或者想要逃离这样的境况,但是却没有办法的时候,人内心情绪就会体验到一种担惊受怕并强烈压抑自己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恐惧。通俗地说,每个人会有一个关于自己认知的系统,当这个系统的关键在社会的大环境下不被认可,那么人就会产生恐惧。每个人都经历过恐惧,不同经历造成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根据达尔文的经典著作《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恐怖来源于一种突然和危险的意义。“就像是受到惊吓的人,跟雕像没什么两样,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甚至也不呼吸,或者把身子向下屈曲,本能地逃避对方的眼睛。”恐惧心理,指的是在真实或者想象中的危险中,个人或者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压抑情感,实则是为了保护自己,让自己看起来与正常人一样,这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具体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判断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变得容易冲动(陈理宣,2010)。
案例中的晓旭认为自己数学学不好,是因为自己智商没有其他同学高,天生地不会学习,不是学习的料,不去考虑其他原因,自暴自弃,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导致了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的缺乏,产生自卑感,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学不好,对教法的不适应,使他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转变为恐惧。如果晓旭今后遇到数学就害怕,慢慢发展下去,就会发现自己只要谈及数学,就会产生害怕情绪,甚至只要是与数学相关的内容都会产生害怕心理。其它科目也一样的,有的学生遇到语文就恐惧,有的学生遇到英语就恐惧。为了缓解学习恐惧,我们有必要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