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策建议
1.加强家庭教育意识
小杜之所以会承担过重的心理压力,主要是家庭方面的原因,所以要加强她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让她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让这个曾经缺乏家庭教育责任的家庭变得完整。因此首先需要让他的母亲认清并面对现实,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尽可能地不在女儿面前哭诉,因为哭诉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女儿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其次可以让小杜的母亲尝试联系其父亲,说服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多多关心女儿,尽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毁了孩子。
2.弥补家庭情感教育
孩子幼时的学习主要通过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因此父母应着重注意平时的言传身教。例如,对宝宝说:“谢谢你今天讲故事给妈妈听。”“今天天气真好,宝宝的衣服都晒干了,太阳公公真棒,我们真应该感谢它。”这样充满感激的内容遍布在与孩子的对话中,可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也可以从周围的人和事做起,例如:逢年过节主动向老人送上祝福性的语言或礼物,好吃的东西先给长辈。通过平时的一言一行让孩子学会礼貌,学会感恩。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避免“有求必应”甚至“无求先应”的情况,要理性地爱孩子,而不是无原则的满足和溺爱。孩子不会珍惜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更不会知道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劳动才可以得到相应的东西。父母应考虑孩子每次所提要求的合理性,要果断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并告知孩子原因所在。最好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孩子自己努力付出劳动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他更容易懂得珍惜,也才会理解父母的不易。还可以告诉孩子父母工作的艰辛。假如孩子吵着要某个玩具,父母在这时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工作多长时间才可以买到这个玩具,每一个玩具以及其他想要的一切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并非凭空而来。也可以让孩子认识到工作的辛苦,从而理解并体谅父母的不易,学会感恩。孩子其实是可以理解父母的,因此有时他们想要帮助你做事情,或是想要亲一亲你、抱一抱你,这其实是在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表达感恩的机会,而不是直接拒绝。切忌对孩子说出:“你只管读好书”等类似的话。父母需要让孩子懂得付出与回报,这样他才会懂得珍惜。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孩子制作感谢卡等表达感恩的方式。家长要肯定和赞扬孩子的感恩行为。懂得感恩是一个人必要的美好品德之一,这些美好品德不是天生就具有的,它需要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3.建立良好的父母榜样示范
父母是孩子毕生发展的最早启蒙者,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好人生榜样,成功教育子女的最好方法就是做自己孩子的榜样,以身垂范。树立榜样一般需要把握“以身作则”“以身试教”“说话算话”三个原则。首先,以身作则,父母不仅是一种权威,更重要的是孩子言行举止标准的提供者,父母的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孩子的参照。古人云:“以教人者教己”,父母应具备他们要求孩子形成的品质和良好习惯。其次,以身试教,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这样的说教过于空洞,以至于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孩子会将父母的一切言行举止看在眼里并以之为榜样进行模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谨言慎行,以身言教,杜绝一切不良的言行在自己身上发生。最后,说话算话,如果父母经常言出不行,说话不算话的话,会降低在孩子心中的可信度,孩子对父母的崇拜敬仰就会随着失信次数而递减。再者,如果父母经常失信,孩子也会下意识地效仿,进而会成为他的一种不良习惯。
4.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需要学习教育知识,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以应对孩子在智力、思想或心理发展上个体差异的现状。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家长可以人为地设置一些场景,让孩子去体会,并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是他本人的事情,是为他自己学习的,并不是为他人而学的。同时也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能够享受学习。另外,在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约定,比如在一定时间内,让其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并让其进行自我检查,如果做得好就给他一些奖励,不好的话也相应地给予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