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因分析
1.物质环境缺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学校的选址、教室的布置、班额的大小都会影响到课堂环境。案例中小李就读的复习学校从选址到经营,都让人很不舒服,学生没有一个好的休息环境和学习环境,且教室硬件设备缺失,让学生对学校的能力产生怀疑。物质环境的缺失,会让学生缺乏安全感,对学校的规划和教学方针产生不信任的负面情绪,学生没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面。学校的物质环境就像一个保护壳,一旦有缺陷,外界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都会严重危害到学生的学习。所以,物质环境是课堂环境的基础,没有好的物质环境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
2.社会环境缺乏
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老师素质的缺乏会使学生的学习没有好的效果。案例中老师有严重的口音,对班风没有严格的要求,课堂风气散漫,与学生没有沟通,会让学生难以端正学习态度。教师素质的缺乏也让学生的学习得不到正确的指导,使其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而学校管理较差,对班风和学业没有明确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3.师生关系淡漠
师生关系的密切与否严重影响到课堂环境的优劣。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一旦老师对学生采取放任的姿态。我上我的课,上班就是为了打卡,这样的态度十分不利于好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形成。老师对学生不了解,学生对老师不信任,会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游离于课堂之外,老师和同学也可能一堂课都在两个频道。案例中,小李的老师对课堂没有明确的要求,对同学没有直接的约束,导致整个班级的班风萎靡;老师没有和学生沟通的习惯,天天见面的人跟陌生人并无两样。所以师生之间要多进行沟通,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关系,良好的沟通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愉悦,学生可以从沟通中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这样老师的要求和规定也能够有效地实施。而对于老师来说,有效的沟通还可以加深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方便老师因材施教,以及对课堂环境的调控。不同的学生群体所需要的课堂环境是不同的,而沟通可以让老师了解到什么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4.同学关系淡漠
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环境中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学一起度过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环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样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社会关系,同窗之情存在于友谊与亲情之间,良好的同窗感情对课堂环境起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就算同学的某些观念和想法我们暂时不能够接受和认可,但是在朝夕相处潜移默化之下,我们也可能会慢慢地接受这个观念。如果同学们有共同的目标,力往一处使,互助互爱共同进步,那么整个班级的课堂环境就是积极向上的,反之,一个班级可能就变为一盘散沙,整个班级也会失去方向。案例中,小李觉得自己像是在孤军奋战,同学和自己的观念想法不同,既没有共同的目标,也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互助关系,这不利于良好课堂环境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