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策建议
1.改变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中心是指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要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方式,必须完成由“小我”到“大我”的转变。所谓“小我”,就是自我的小圈子,封闭的自我。所谓“大我”,就是将自我融入到自己所处的小群体、环境乃至社会中,做到与他人和谐相处。而人要走出“小我”,就必须要有一种“忘我”的精神,满怀热情与兴趣地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去交往,这种精神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具体尝试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多接触一些人,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当你碰到那些真正有能力,并且关心你的热心人,在感受到他们的温暖的时候,你就自然而然地想以相同的方式去回报他人,并虚心向他们学习自己并不擅长的处事方法。第二,从小事做起,多关心一下家人和朋友,用单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学会尊重他人,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想。第三,态度决定一切,时刻在细节上提醒和要求自己,要改变以自己为中心的处事方式,只要你有这份决心去改善,都会成功的。
2.客观地评价自我
客观地评价自我,是正确了解自己,对自我有自知之明的首要体现。有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个体逐步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有利于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于客观地评价自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关键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应当保持这样一种感觉:我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短处、缺点。(2)诚实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勇敢地去突破自己,努力地扬长避短,真正地认识和确立自己对于他人或是社会的价值。(3)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较、咨询他人、科学鉴定等。另外,处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个体也会随之不断变化发展,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3.阅读书籍
读书,可以消除心灵中的阴霾,使人的眼界变得开阔,学会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读书,可以让你变得聪明,可以用更多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多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但是,对于阅读的书籍,我们需要做一个有效的过滤和筛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出符合自己的阅读水平,并能够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的书籍。我们对于书籍的选择有时候并不是极其容易的。人们阅读的书籍可以分为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娱乐休闲几个方面。不管哪个方面,选择合适的书籍还是有所必要的。首先,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有益于自己的书籍。若我们喜欢诗歌,那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诗集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其次,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或者是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选择来挑选书籍。若我们选择当教师,我们可以阅读一些有关教师职业的指导书籍;最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状态来选择书籍,生活节奏太过紧张,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生活类书籍,了解一些生活哲理和生活问题处理方法。
4.提升自信
有自卑心理的人,因为缺乏自信,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他们在内心会过于放大自己的不足,甚至有的时候会凭空想到一些不属于自己的缺点,并且经常喜欢拿自己的缺陷和别人的长处作出比较,不能静下心来看待自己正在经历的逆境,不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过失,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不能客观地接受来自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就会嫉妒他人,因此要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提升自信主要有以下途径:(1)学习与实践“自信的蔓延效应”,多关注自己本身的优点;(2)多与自信的人接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进行自我心理暗示,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多采用“我能行”“我能做得更好”等言语激励自己;(4)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首先,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其次,举止自信,行路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另外,注意锻炼,保持健康的体态;(5)学会扬长避短。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优势、特长,同时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发展,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