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迅猛增长,工业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

(三)工业经济迅猛增长,工业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把发展工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培植骨干企业,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龙头企业带动到产业集群发展,走出了“培育—发展—整合—壮大—集群”的发展道路。

1.支柱产业更加突出

从70年代的“五小工业”到80年代的乡镇企业,从90年代的平稳发展到新世纪的跨越发展,高密的小纺织、小五金等逐步发展壮大为全市支柱产业。从简单生产毛巾、巾被、螺丝、齿轮等初加工产品,到不断做精做细、做专做优,现已开发生产床上用品、轮胎模具、天然乳胶手套、精品果蔬加工等高端高档产品,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劳保制鞋、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2.骨干企业不断壮大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在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劳保制鞋等产业领域,都培育了一批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比较突出的龙头企业。如:孚日集团从起初生产坯布的小作坊,到2015年连续10年保持全球最大家纺公司地位,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亿元、利税7.8亿元;豪迈集团从一个乡镇企业机修车间发展成世界最大轮胎模具制造基地、最大气门芯生产基地和有影响力的高端机械零部件制造商,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利税13.2亿元。星宇、海宇、凯加、恒涛、康地恩等一批骨干企业也实现转型发展,企业实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

◆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电火花机群

3.产业层次持续攀升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研发创新、企业全员全过程创新和全民创业创新,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先做“投石问路”的“小买卖”,再做“落地生根”的“大生意”,高密工业由小纺织、小五金等尚未成型的传统产业发展到涵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新产业及新兴产业的高端产业。“十二五”期间,企业累计研发投入4亿元,获国家专利92项。至2015年,潍坊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37家,引进“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54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