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要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必须接受强有力的监督,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理应包含系统的监督机制。高密市围绕重要制度,不断进行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一是建立全程纪实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关口前移、力量下沉,完整把握纪实程序、纪实内容、纪实载体“三要素”,统筹抓好规范档案、责任追究、考察队伍建设“三结合”,着力破解群众难参与、领导难监督、责任难落实“三难题”,形成集事前预防、事中规范、事后追究于一体的工作机制。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制度和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制度,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过程的监督,进一步增强选人用人的制度化和准确性。二是建立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监督工作协调机制,增强监督合力,制定《关于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意见》,围绕整合监督资源,建立由纪检监察、政法、组织、审计、信访、计生等部门参加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实现了对干部监督的多元化、长效化,避免了在干部监督工作上各主体分散行动的弊端。对提拔重用的科级干部,在市委常委会研究之前全部提交市纪委和检察院审核把关,有效防止了干部“带病提拔”问题的发生。三是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委托市审计局对离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定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通报办法》,扩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通报范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肃干部调动纪律的意见》和《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实施办法》,规范了干部调动程序,保证了干部调整后各项工作有序运转。2010年5月,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四项监督制度的实施方案》,开设“12380”举报网站,“2712380”干部监督电话和网上干部监督信箱,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干部监督平台,认真做好群众举报受理工作。会同市审计局颁发《高密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办法(试行)》等5个文件,系列做法被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刊发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