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奉献平台

(二)搭建奉献平台

围绕搭建服务平台、创造积分条件,组织开展“亮身份、亮承诺”活动,引导党员公开承诺、主动作为、比学赶超。1.亮明身份。为农村党员家庭悬挂共产党员家庭牌,为其他行业领域党员摆放或张贴共产党员岗标识,让党员亮明身份,增强党员意识。统一设计制作党员证,发放到每名党员手中,用于记录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参与志愿服务、受表彰处分等情况。党员证每季度一次向群众集中展示,让群众充分了解每名党员履行义务情况。通过党员持证、家庭挂牌、党员设岗,督促党员自觉履行义务、服务奉献,使党员在有形之中受教育,无形之中受启发,监督之中看党性,无私之中讲奉献。2.亮出承诺。每年年初,组织党员在参与中心工作、岗位奉献、服务群众等方面作出1—2项承诺,通过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党员大会通报等方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015年,全市党员累计作出公开承诺7.8万多项,并基本履行完成。3.服务群众。把联系服务群众纳入党员奉献积分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干部联党员、党员联群众”的方式,安排党员直接联系一定数量的群众,实现联系全覆盖、服务无缝隙。具体工作中,要求做到“四必到四必访”,即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红白喜事必到,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必访、信访户必访。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随时掌握群众的日常情况和思想动态;协调化解邻里纠纷,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及时反映发现的困难问题和征集的意见建议,以党支部为单位建立台账,安排专人进行解决。为推进机关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市级层面建立了“四个一”民情掌控调处机制,实行一户一张便民服务卡,每名干部一本民情日记,镇(街、区)、社区、村分别建立一本民情台账,对发现问题实行一包到底销号管理,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2016年,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了“我是党员、向我看齐”“支部出题目、党员做奉献”等活动,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扶老助残、科普宣传、公共服务、纠纷调解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献爱心。全市共有2.9万名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2.3万名党员累计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超过15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