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创新履职载体,推进了全市协商民主发展实践

(三)大力创新履职载体,推进了全市协商民主发展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县)政协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积极探索履行职能的新载体,深入推进协商民主的新实践。在政治协商方面,以全体会议为全面协商平台,大会发言、分组讨论、界别联组讨论、专题座谈等协商议政形式不断规范;以常委会议为专题协商平台,协商讨论与调研视察、通报情况相结合,专题协商与听取专家讲座相结合等多种议政建言形式不断完善;围绕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依法治市等诸多议题,邀请党政领导、部门负责同志与委员“面对面”协商议政,充分发挥了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专门委员会为对口协商平台,与党政部门的经常性协商日趋活跃。在民主监督方面,以专项集体民主监督为重点,强化视察的针对性监督,围绕党政重点工作,广泛组织视察活动;完善常委会议评议监督,建立调研座谈、协商测评、反馈整改、督查落实的规范程序,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意见建议;加强委员特邀监督,对软环境建设开展经常性监督,推动了政风行风转变。在参政议政方面,健全完善“党委出题目,政协做文章”的调查研究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视察、界别论证、主席会议审议,集中各方智慧,力求精准建言,先后有120多件调研报告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领办提案、政协督办提案、“三见面”现场办理提案、提案办理“回头看”、网络征集提案线索等多种提案工作方式,共提交提案5600多件,促进了许多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积极开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认真倾听民声,及时反映民意。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履职载体,较好地发挥了政协专委会、界别、委员专业优势,推动形成政协组织与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密切协商的工作格局,很多履职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党政推进工作的有效措施,转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