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党员奉献积分制管理试点

(一)进行党员奉献积分制管理试点

2010年3月,按照市委关于党建工作创新的有关要求,柴沟镇立足镇情,结合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党员奉献积分制管理这一办法,同时,得到了市委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市委决定在柴沟镇选取柴沟村、朱公村、东注沟村、逄戈庄村等11个党建基础比较好的村试点推行党员奉献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所谓党员奉献积分制管理,就是对党员的日常管理、无私奉献、不落实党规党纪等方面分别赋分,量化为基准分、奉献分和扣减分三个方面,通过支部考核、党员申报和支委会评议进行考评积分,累计积分作为党员评先树优、后备干部培养和预备党员转正的重要依据。5月6日,柴沟镇制定印发了《中共柴沟镇委关于实施党员奉献积分制管理考核的工作方案》(柴发〔2010〕19号)、《柴沟镇党员奉献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柴发〔2010〕20号),并召开全镇党支部书记及党建管理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党员奉献积分制活动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起来。柴沟镇为试点村每名党员干部印制了一份党员奉献积分卡,积分由基准分、奉献分和扣减分组成,内容涉及理想信念、工作业绩、先锋模范等诸多方面,通过支部考核、党员提报和班子评议后,填写在党员奉献积分卡上,作为党员评先树优、后备干部培养、预备党员转正的重要依据。党员奉献积分卡让党员有了压力,促进了党员的奉献行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柴沟镇柴沟村的75名党员在4月19日就带动群众捐款9000多元。党员王培礼当时正在北京301医院治病,得知捐款的消息后,打电话回来要别人代捐50元;党员王林义刚给困难群众袁广明送去了1袋面粉,又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元,在积分卡上记了4分。“党员奉献积分制”激活了党员队伍建设的“一池春水”,使党员成了“主角”,党组织有了“标尺”,组织生活有了“准则”,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开启了一条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