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六)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高密紧扣深入改革、加快发展主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1.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城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在全省较早实现了农村教师工资统筹发放,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普及高中段教育,全市中小学校达到146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教中心、豪迈职业教育园区建成使用,股份制办学模式被《中国教育报》刊发并被广泛推广。深化医疗卫生管理模式改革,对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和差额工资补助制度,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各类卫生机构达到724处,高密市人民医院达到国家三级乙等医院标准。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红高粱”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先后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全国象棋之乡”等荣誉称号;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高密市输送的女排选手杨方旭获得奥运会女排冠军,实现了高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2.人民生活保障有力

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上升。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408元,收入明显提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74.7亿元,比1978年增长2497倍。关系民生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再到社保体系逐步健全,2013年至2015年各类社会保险累计参保528万人次,共为21.5万人次报销医疗费用11.2亿元,城乡低保对象保障率达到100%。城乡居民的生活摆脱了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

3.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积极搭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城市会客厅”,建成文体公园、凤凰公园、南湖植物园等6大主题公园和33处街头游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73%以上。坚持以建设绿色通道、现代林业示范园区、高标准农田林网为重点,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成功创建省级生态绿化模范镇2个、潍坊市级以上生态绿化村675个,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8.5%。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创建绿色化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长寿之乡”。

◆街心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