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至党的十八大决定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2...
1.理论学习主要是学习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创新理论、新的战略思想
2004年,高密市理论学习增加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是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在国防科大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等文章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中共山东省委关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定》等重要文献。专题学习辅导图书有《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04年专题学习材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等。2004年6月,市委对进一步加强干部学习提出了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市干部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倡树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学习风气,促进干部队伍能力建设。2006年5月,市委办公室发出在全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市大力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2006年9月份,市委印发关于认真组织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通知,要求把《江泽民文选》的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以后,高密市理论学习的重点转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来,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2008年,高密市理论学习继续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学习了《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十七大学习报告辅导百问》《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辅导读本和《全省党委中心组2008年理论学习参阅资料》等各类学习资料。2010年,成立了全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下发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10年理论学习安排意见》《推进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两带一创”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大投入大调整推动大提升大发展”的要求,坚持“两个注重”“三个为主”“四个结合”,认真安排理论学习内容,强化督查调度,注重学以致用,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规范化推进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每月一次中心组集体学习不动摇,先后组织了转方式调结构、现代农业等12次专题讲座。2011年,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按照“两个注重、三个为主、四个结合”的要求,强化学习意识,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健全学习制度,创办“凤城讲坛”,开设“凤城讲坛——道德讲座”。推行“一线学习法”“项目学习法”和“网络学习法”,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两带一创”主题学习活动,探索实行领导干部集中学习轮流讲课,市级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带头学、带动学,每周集中组织部门负责人轮流主讲业务理论,围绕转型发展、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等问题适时邀请高层专家解读辅导,推动了理论教育常态化,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更具实效。2012年,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七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金融货币政策、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内容,为中心组成员推荐购买了3批次20余种学习书籍,先后邀请中央、省、潍坊市级专家领导来高密作专题辅导12次。
2.理论宣教工作主要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2005年,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高密市开展了以组织一场宣讲活动、开展一次驻村访谈、进行一次专题调研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十个一”活动,先后作学习宣讲报告30多场,召开座谈会、开展调研访谈80多场次,撰写调查报告和体会文章60多篇。2006年8月,《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在高密市发行,《潍坊新闻》播出电视新闻“《江泽民文选》在高密发行”,报道了高密市各界群众争相阅读、踊跃购买的情况。2006年9月,市委宣传部组织在《今日高密》开设专版《创新的理论成果科学的实践指南》,刊登了部分市直单位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体会。2006年9月,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江泽民文选》学习征订工作的通知,对《江泽民文选》的组织学习、发行征订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10月17日,市委办公室又下发《江泽民文选》征订情况的通报,对征订发行工作进行了督促调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教育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成为高密市理论宣传的重点内容。2007年,《今日高密》开设专栏,广播电视开设了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理论工作面对面专题,聚焦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正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争鸣,拓宽了理论宣传的广度。2008年11月,《今日高密》开设“农村改革发展”栏目,通过典型宣传推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2008年,高密市广播电视、报纸开设理论专题专栏的同时,成立了宣讲团,深入开展了“百名干部下基层”宣讲活动,举办各类宣传讲座1000多场,直接受教育的听众达10万多人次。2010年,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在电台、电视台、《今日高密》等媒体采取访谈、讲座、述评等多种形式,为干部群众解疑释惑。在高密新闻网开设了“理论在线”板块,作为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着力打造理论宣传的亮点品牌;在市内各媒体开设了《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转方式调结构大讨论》《融入“两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理论专题或专栏,刊播理论稿(片)50余篇。在各镇街按照要求建设了3至5处理论宣教基地和社区大讲堂,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理论宣讲活动。2011年,在市内各媒体开设了《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向全国劳模王钦峰学习》等理论专题或专栏,刊播理论稿(片)50多篇。12月,省委宣传部调研组到高密调研理论大众化工作,对高密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2012年,在《今日高密》开设了理论专版,在电视台设立了“理论之窗”,在新闻网站开通了“理论在线”专栏,实现了党组织、党员和全民学习全覆盖;组建了市、镇、社区三级宣讲队伍,充分发挥全市各级理论宣教基地、社区大讲堂和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基层阵地作用,开展了“理论进社区、宣讲面对面”“四季田园大篷车”下乡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3.理论研究工作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着力增强了理论研究的效率和效果
2004年9月,《潍坊日报》发表高密市委书记吴建民《先进性教育应把握五个问题》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从当前形势和高密市的实践情况看,开展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五个问题:要紧扣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要求;要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要坚持群众满意的根本标准;要着眼于增强党性观点这个基础;要集中解决好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2004年10月,潍坊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揭晓,高密市有8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2004年,在潍坊市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理论研讨会上,高密市的《运用邓小平经济思想指导招商引资工作》等3篇理论文章获奖。2005年,高密市组织撰写并刊发理论文章40余篇。其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四种观念》等8件作品分获潍坊市社科成果二、三等奖,《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等文章入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奖。下半年,市委书记吴建民在潍坊市委党校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辅导报告。2006年9月,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张正宪、新华社山东分社副总编辑丁锡国来高密市采访考察。高密市委书记吴建民,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万丽等与他们进行了座谈,并到小康河综合改造工程、青岛科技大学环海学院、凤城中学、胶河综合治理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公益事业建筑群等现场做了实地调研。2007年4月,山东省加强县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经验交流暨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在胶南市召开,高密市作为全省12个先进县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代表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创新机制学以致用努力构建富强和谐新高密》的典型发言。会上,高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县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单位”称号。6月,省干部理论学习委员会对高密市等加强和改进县(市)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做法进行了推介。2007年9月,孚日集团、高密市委党校、高密市第一中学、柏城镇党委、姜庄镇党委、夏庄镇张家官庄二村6家单位被命名为潍坊市理论宣教基地。这些基地充分发挥了理论宣教基地的作用,真正把理论宣教基地建设成为学习科学理论、推动实践发展的结合点、联系点、辐射点,成为理论工作者的调研基地、培训基地、教育基地,促进了理论工作与实际工作面对面,理论工作者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通过理论宣教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落实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各项任务。2008年3月,高密市举办“高密企业发展论坛”,就外贸进出口和外贸企业发展方向、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等课题进行探讨。高密市委书记吴建民向大会致辞,国家商务部贸易发展局局长冯洪章、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综合处处长吴义国分别作了辅导报告。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各镇街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招商办主任,市直有关部门,部分中小企业负责人参加了论坛。2008年9月,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调研组到高密调研在创新群众工作中探索科学发展之路的情况。高密市委书记吴建民介绍了高密市做好群众工作的认识、做法和体会。期间,调研组到文体公园、胶河、孚日集团总部等地考察调研,举行了“在创新群众工作中探索县域科学发展之路”座谈会,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镇街的有关人员以及普通市民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2008年12月,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论坛》第22期刊发《县域科学发展何处突破——对高密市的调查与评价》的调查报告。2008年,高密市在潍坊市级以上报纸杂志刊发调研文章40多篇,其中《打造“三贤四宝”品牌推动文化名市建设》《把握主线增强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调研文章,较好地起到了围绕中心服务决策的作用。2010年,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大讨论、全民文明月、向全国劳模王钦峰学习等活动编发专辑,引领干群思想,推动工作开展。先后推出了《作风建设辅导材料》《逆势跨越谱新篇》等一批优秀理论成果。同时,及时总结推介工作经验,在潍坊市级发表调研文章和工作信息50余篇,整理上报舆情信息200余篇,在电视、报纸、网络设立理论专栏、专题,开设了“凤城讲坛”,组织形成了一批引领舆论导向、反映大局工作、贴近发展实际的理论、评论文章。2011年,指导全市13处镇街区开展了理论宣教基地、社区大讲堂规范化建设提升工作。发挥媒体对理论宣传的推动作用,在《今日高密》刊发“理论专版”5期,完善了高密新闻网“理论在线”网页,充实了“工作动态”“理论视窗”“企业文化”等板块内容。在潍坊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上,市委宣传部提报的《把握时代要求深化党的先进性建设认识》荣获二等奖。贴近重点工作,编发《宣传动态》36期,围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创文明城市、向全国劳模王钦峰学习等活动编发专辑,引领干群思想,推动工作开展。编印完成了《思考与探索——宣传动态述评集》。2012年,围绕上级宣传部门重点舆情课题的研究工作,撰写上报了《残疾人共享文化成果报告》,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同志的批示;组织编发《宣传动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简报》《高密市南部文化发展区工作简报》40余期,及时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推广相关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在全市重新梳理确定了20个舆情直报点,明确各单位的分管负责人和信息报送员,完善了舆情报送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列潍坊市各县市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