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至中央发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1978—1998)

(一)从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至中央发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1978—1998)

1.理论学习工作主要围绕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这一主题展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高密县的理论学习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主,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纲,重点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理论内容。1979年4月,高密县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学习、大讨论活动。1月18日至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了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邓小平强调指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贯彻上述会议精神,4月29日,县委召开了全县党员干部会议,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县、公社层层发动,抓典型,以点带面,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传达学习。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四项基本原则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行动准则。1980年2月,县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当前干部群众学习问题的意见》,要求集中一段时间,认真学习邓小平的《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文件,叶剑英国庆30周年讲话等。1980年6月,县委宣传部印发县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的学习安排意见,重点学习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理论、经济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科学知识。1981年3月,县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在职干部理论学习的安排意见,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五年规划,从1981到1985年,用5年的时间,让有自学能力的各级干部,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1983年,县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学习3本书的意见,要求重点学习《邓小平文选》《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陈云文稿选编》3本重要政治书籍,并确定了篇目,其中内容包括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规定了学习方法、时间安排和组织领导。1983年7月,县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的意见。指出,《邓小平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全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邓小平文选》对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增强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促进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意见对学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学习的形式和时间都提出了具体要求。9月,又下发补充意见,要求县社领导干部认真通读全书,机关的党员干部认真学习28篇重点文章,基层党员干部也有具体要求。是月,县委还对县委常委学习《邓小平文选》作了专门安排。1984年9月,县委宣传部发出关于学习《国民经济管理学》的意见。1986年6月,县委宣传部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参加干部正规化教育培训班的干部分别进行专门安排。1988年7月,高密县委宣传部和县委组织部安排1988年干部正规化理论教育,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概论》。1989年10月,县委宣传部印发《县委常委理论学习安排意见》,要求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学习。县委常委中心组的学习具体安排5个专题: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独立自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学习掌握科学的领导方法。学习内容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和毛泽东的著作,有邓小平、江泽民的讲话和论述等内容。要求乡镇党委和县直部门党委、党组,参照县委常委中心组的学习安排,作出自己的安排,并认真组织实施。12月,县委宣传部转发高密一中韩元金等11名青年党员教师《关于在全县青年教职工中掀起学习马列、毛泽东著作热潮的倡议》。1990年4月,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和《关于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学习纲要(试用本)》,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的指示精神;县委于8月30日,提出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两个《纲要》的意见,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从8月开始,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开展了两个《纲要》的学习活动。1991年12月,县委宣传部在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组织开展学习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活动。1992年3月,中共中央以中发〔1992〕2号文件下发了《关于传达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通知》和《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5月,县委发出《关于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中央〔1992〕2号文件的通知》。随后,全县各级党组织迅速传达了中央〔1992〕2号文件,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了学习贯彻。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如何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重要谈话精神,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阐述了9个问题。23日,县委发出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加深理解,坚决贯彻落实江泽民讲话精神,以讲话精神为动力,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1993年10月,县委宣传部组织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端正党风、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的论述》。1993年11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后,县委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指示精神,立即作出决定,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在全县开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活动。6日,县委发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的通知》。8日,在新华书店举行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首发式,县委书记张建国在首发式上作了讲话。据统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后,全县发行近2万册。1994年7月,市委办公室印发《高密市市级领导干部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实施方案》。1994年11月,市委办公室转发市委宣传部和市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一、第二卷的通知。1995年,高密市开始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以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结合学习中宣部编写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纲要》。1995年4月,市委宣传部对1995年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作了安排。1995年6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出版发行。24日,市委发出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纲要》。1998年7月31日,市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精神的通知,规定学习的主要内容以邓小平理论、十五大和十五届二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以及江泽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重点,以中宣部编写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为主要教材,同时结合市场经济、法律、科技等知识进行学习。

2.理论宣教工作主要围绕冲破“两个凡是”思想障碍、大胆解放思想开展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密县的理论宣传工作逐渐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相继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群众性学习宣传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活动,“新时期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讨论活动等。通过广泛深入地理论宣传,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解放,从根本上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束缚,加深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解,坚定了继续深化改革的信心。1988年2月,高密县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宣传活动,先后编写印发《形势教育宣讲材料》《政策教育宣讲材料》《疑难问题解答》等约计12万字的宣传材料。1989年,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和反“和平演变”的热潮。1989年,县委组织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广大群众广泛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集中宣传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广大群众的思想解放,从根本上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束缚。1987年,县委宣传部在全县干部群众中进行了生产力标准大讨论、形势教育、“学党章、正党风”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建理论和党史教育等理论教育活动。1990年,全县开展了两个《纲要》宣传活动。1991年3月,县委宣传部印发《1991年青工系统政治轮训工作意见》,在全县组织开展对青年职工进行系统的政治轮训工作,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双基”(基本国情、基本路线)教育、反“和平演变”教育;在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涉农企业和农村中广泛开展了“保护农民利益、支援农业发展、强化农业基础”大讨论;在全县职工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集中教育活动。1991年7月,县委宣传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毛泽东选集(1—4卷)〉第二版发行工作的通知》;5日举行首发式,县委书记王在辉出席并讲话。1995年,高密市开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同年12月,市委制定了《关于在全市城乡集中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实施意见》,决定从当月到1996年2月,抓住冬春乡村两级换届选举和制定实施“九五”计划的有利时机,在全市城乡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城乡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促进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加快发展。1996年,高密市深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效地开展了理论宣传工作。1997年,高密市在广大干部群众中重点组织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是年,高密分别获得潍坊市“双学”知识竞赛组织工作奖、省“双学”活动优秀组织奖和潍坊市“三讲”教育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后,全市加大了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黑板报、阅读栏、广播站、成人学校等阵地,在群众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有条件的乡镇、部门和单位还组织了宣讲队,装备了宣传车,进村入巷,深入班组进行宣传。市广播、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也围绕阶段性的学习宣传重点,集中力量,加强宣传报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1998年,高密市充分利用市委党校和乡镇基层党校、成人教育学校、文化大院等阵地,开展群众性的邓小平理论宣传活动,采取书写标语口号、组织宣讲队、文艺宣传队、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邓小平理论。各新闻媒体也强化了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在新闻中增加了反映学习邓小平理论情况的信息量,及时宣传报道各级各单位的理论学用经验,报社开辟了“解放思想大家谈”、电台举办了“理论之声”理论节目、电视台开设了“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专题节目。1998年,《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下发以后,高密市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了邓小平理论的社会宣传,结合学习开展了“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发展高密经济大家谈”“我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对照营口自我把脉”等四大系列活动。

3.理论研究工作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研究工作开展

1978年以来,高密的理论研究工作立足于理论指导实践,组织领导干部、专家和业余理论工作者,先后举办了“乡镇企业发展”“领导干部学理论、用理论经验交流会”等大型理论研讨、经验交流活动,对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课题开展研究,为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理论依据。1986年,县委宣传部撰写的《关于高密镇加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被山东省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采用。此外,还有4篇调查报告和材料被潍坊市有关刊物采用。1987年,高密县有针对性地组织了柏城镇建立红白理事会,开展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基本情况、干部职工对改革的思想反映、农民对农村第二步改革的反映,以及农村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十三大文件等调查研究。1991年初,高密县委书记王在辉参加了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省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作为全省县级先进单位代表第一个发言,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指引我们深入搞好农村改革》的学习经验介绍,并被《大众日报》摘要刊出。1992年,县委宣传部撰写的《解放思想鼓实劲立足“三实”做文章》《牢记党的根本经验在指导改革上下功夫》等理论文章,在省《学习月刊》《调查与研究》等刊物上登载;县委副书记杨本荣《深化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惠斌《破除狭隘思想观念强化商品经济意识》等理论文章在《潍坊日报》和《潍坊宣传》上登载。1993年,为了促进“特色理论”和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高密县委宣传部与县委办公室、县酿酒厂联合组织了“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暨建设、发展、振兴高密”理论研讨活动,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深入探讨加快全县市场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涉及工业结构调整、农村股份制、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高产高效农业、外经外贸、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等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3年11月,在山东省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高密县委宣传部张金良、宫静波、槐常辉撰写的理论文章《毛泽东反腐防变理论与实践初探》作为典型文章在会上宣读,并被省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授予优秀论文二等奖。县委宣传部撰写的《关于深化改革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分析》理论文章,被评为潍坊市优秀政工论文。1996年,高密市组织指导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基层干部、理论骨干,围绕加强基层党建、实施农业产业化、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两个转变”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理论工作的不断发展。1995年1月,新华通讯社《内部参考》第6期刊登高密市委书记张建国撰写的《推行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探索》文章。4月,张建国撰写的理论文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中六大关系的思考》在“风筝文化与潍坊经济理论研讨会”上被宣读,并被评为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精品奖。10月,潍坊市公布1994至1995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名单,高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金良等撰写的《毛泽东反腐防变理论与实践初探》荣获二等奖。是年,由高密市委宣传部宫静波、槐常辉撰写的理论文章《对依托党校办好干部函授大学函授站的思考》被评为山东省干部函授大学教学管理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宫静波被评为潍坊市“十佳理论工作者”。1996年,高密市委宣传部被评为全省理论工作先进单位。1997年4月,市委书记张建国撰写的理论文章《发展“农”字型乡镇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快上水平》,被评为“风筝文化与潍坊经济”研讨会优秀论文。1995至1997年,高密市共撰写专题调查报告235篇,其中在潍坊市以上报纸杂志刊发95篇。高密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年均在潍坊市以上报刊发表调查报告和工作经验文章4.5篇,乡镇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均2篇以上。高密市委主要领导干部下村蹲点的做法,还得到山东省委领导的肯定并被《人民日报》报道和推广。1997年,高密市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推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完善村级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社会服务承诺制度等重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理论工作的不断发展。市委中心组成员抽出时间,集中精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同时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题调查组,摸清本市“两个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科学制定工作思路打好基础。1998年,高密市围绕基层党建、农业产业化、国企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稳定、个体私营经济等重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