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合作提升阶段(2009—2015),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骨干企业抓住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机遇...

(四)高端合作提升阶段(2009—2015),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骨干企业抓住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机遇,主动对标高端,加强与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借智转型,借力发展,带动高密产业实现了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由本土化经营向国际化运营迈进。

1.对外贸易突破20亿美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高密外贸进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但进出口仍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增长迅猛,传统产业集群集约、转型升级带动进出口提质增效成效明显,成为对外开放的亮点。2009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0.35亿美元,增长3.5%,是当年潍坊市乃至全省少数实现正增长的县市之一。2009年8月,山东省商务厅在《每日信息》刊物上详细介绍了高密外贸发展的经验做法。2010年,高密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0家,创历史新高。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占全市出口比重的12.5%。进入“十二五”以来,世界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高密对外贸易增速有所放缓,但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高密出口商品由纺织服装、农产品、鞋等传统产业向机电装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换,其中机电产品出口达到3亿美元,占比由12.5%提升到20.6%。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先后建成国家级示范基地2个、省级基地4个、潍坊市级基地10个,数量及质量均居潍坊各县市区前列。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先后建成晟绮、孚日、棉麻站三大公用型保税仓库和潍坊海关高密通关大厅,晟绮疏港棉花进口直通式检验检疫场站、山东港储国际物流海关监管场站开通运营,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迅速兴起,国际贸易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相继成立,以技术、品牌、质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逐渐形成。2009年至2015年,高密每年进出口总额从10.35亿美元增长到20.65亿美元,年均增长15%。2015年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20.65亿美元,首次突破20亿美元关口,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2.突出重点,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这一期间,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宏观因素影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贸易低速增长,企业对投资目的地的选择更加谨慎,同时经济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谁能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招引更多优质项目,谁就能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强保障,实现率先发展。这对招商引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密适时增强招商引资思路政策针对性,改变“装进篮子都是菜”的传统思维,变招商为选商,推动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这一阶段的招商引资思路主要是突出“重点方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外资项目”五大重点,搭建“项目引进平台、项目承接平台、项目储备平台、项目发布平台”四大招商平台,将高密优势与发展热点密切结合起来;政策总体上以“一事一议”为核心,对重点项目坚持具体项目具体对待,推动项目落户、开工、建设。在巩固调整以往招商政策的基础上,2012年,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实施重点项目包靠制和“一线工作法”,推行项目建设联动机制,从规划设计、手续办理到拆迁倒地、基础配套等各个环节要求部门、镇街联动推进,推动人员各尽其责、工作快见成效。2013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组建四个专业招商分队,并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的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境外项目等5个专业招商委员会,强化组织领导和专业指导,提高招商的质量水平。2014年根据形势需要,出台《关于落实各级领导责任抓招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组建招商分局的工作方案》,成立4个招商分局,重点围绕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和高密(滨海)飞地产业园“四区”招商引资;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发挥各级领导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利用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落户胶州“两张牌”,持续不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2015年3月,出台《关于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全力支持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实际利用外资从2009年的3150万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9200万美元。外资并购和境外上市也实现历史性突破。2009年青岛康大外贸集团并购凯加公司,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2010年高密惠影科技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创业板挂牌交易,开辟高密企业在境外上市先河。

3.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飞速发展

2010年起,高密企业开始瞄准国外目标市场转移优势产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在境外集中投资建设了一批优质项目。较大的有山东保益生物科技公司投资2700万美元在马来西亚设立的沃得格伦生物科技公司,豪迈科技投资2000万美元在美国、匈牙利、泰国、印度设立的研发、售后服务基地,泰华食品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600万美元的信泰华澳大利亚公司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锦昉棉业公司利用国外运营成本低、土地矿产资源丰富等优势,在津巴布韦等国投资设厂。2011年,锦昉棉业科技公司通过分期投资8200万美元、持股75%的形式,与玛克史朴私人有限公司在津巴布韦合资组建锦玛克津巴布韦棉花(私人)公司,成为山东第一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农业企业,标志着高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了重大突破。至2015年末,合资公司总资产达1.3亿美元,下设自有农场2万公顷、年加工能力1万吨的棉花公司2家、12万纱锭的纺纱公司1家、物流公司1家。以津巴布韦公司为基础,推动海外资本扩张,先后在苏丹、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国家设立棉花分公司,开展订单棉花种植2万公顷,年购销皮棉2万吨,并瞄准津巴布韦金矿资源,成立日选1000吨金矿公司2家。2013年7月,借着李克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的良机,打入巴基斯坦市场,设立总投资1亿美元、中方持股70%的“圣山南亚资源有限公司”,下设自有农场2万公顷、棉花加工公司3家、纺纱公司2家、物流公司1家,并先后在印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设立分公司。以圣山南亚资源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巴基斯坦建设“山东圣山南亚工业园”,占地2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美元,自2013年8月以来入驻印刷、造纸、皮革、纺织等企业7家。2013年11月,又在巴基斯坦成立圣迪克矿业有限公司,从事铜金矿开采等。截至2015年,高密累计有境外投资项目24个,累计中方协议投资额2亿美元。

4.“以开放倒逼转型”步入新阶段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发达国家扩张市场、资本输出、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内经济持续下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加大。高密在对外合作中走在前列的骨干企业,敏锐把握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中的发展机会,利用与国际高端客户合作积累的经验、人脉等优势,更加主动地实施企业国际化战略,扩大与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等国外高端客户的合作范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与国际高端客户的合作迈上了新水平,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合作局面。豪迈集团在前期与世界500强合资合作的基础上,深耕国际市场,2009年与德国大陆集团在轮胎模具领域开展合作,2011年以来每年均获得德国大陆颁发的“最佳供应商证书”,模具产品先后成为倍耐力、德国大陆、特瑞堡、伊藤忠等高端客户的供应商。2010年,凭借长期合作中累积的过硬质量和良好信誉,荣获米其林对模具供应商的最高荣誉“供应商杰出贡献奖”。2011年吸引卡麦龙公司入驻豪迈装备产业园,与高端客户合作迈出关键一步;同年参加美国固特异供应商创新大会,成为全球唯一受邀的模具企业。2013年出资400万美元并购美国GMS公司,开始跨国经营;同年与美国英格索兰开展技术合作,成为世界上第二家、国内第一家掌握大尺寸高速铝合金闭式叶轮的精密制造和测试技术的企业。2014年,与美国GE交通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日本东芝公司、德国采埃孚开展科技合作,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封闭类部件,满足轨道交通、大型发电机等高端装备的关键部件生产需求,当年订单增长10倍。同年,首次参加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获得最高奖项“优质铸件特别金奖”,为山东唯一一家,也是获此荣誉最年轻的企业。2015年,豪迈公司成为米其林在中国首家二级供应商,与24家世界500强公司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并与美国德莱赛兰等多家世界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产品出口比例达50%,成为9家世界前10强轮胎企业的轮胎模具产品供应商。孚日集团面对TJX集团花色多、交期短的供货要求,通过在产品质量、交货时限、市场反响、售后服务等方面严格把关、积累信誉,有效应对了国际上低价产品冲击,年订单量增加到7000万美元;通过熟悉塔吉特公司业务流程,做好对客户配合服务,严把供应产品质量、交期,订单从2005年的50万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4000万美元;在与宜家合作中,按照宜家标准对经营合规性和社会责任管理全面打造提升,成为宜家信任的“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公民”,订单发展到每年3000万美元;通过提供符合迪卡侬运营模式和企业理念的产品,进一步深化与迪卡侬公司合作,成为迪卡侬在中国纯棉面料的唯一供应商,2015年发货额达到900万美元;在与老客户合作的同时积极开辟新市场,2010年与世界第五大零售企业伊藤洋华堂合作,2013年获其企业社会责任CSR审核认证书,2015年与全球知名快销品牌优衣库合作,实现年销售额400万美元,预计未来将破千万美元。金亿机械在发展中一直寻求赶超国际一流水平的有效路径,2011年与全球第四农机生产商克拉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合资并购,2014年1月外方出资2.8亿元收购金亿85%股权并扩大投资,成立科乐收金亿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两大公司强强联合,为金亿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壮大了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利用克拉斯公司技术优势,金亿先后引进小麦机升级改进技术10多项,完成了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迅速实现了运营国际化、技术高端化,赶超世界一流技术的时间缩短了40年。此外,永和精密金属公司抓住发动机废气再循环和涡轮增压系统用精密配件需求量大增的重要机遇,与德国博世、法国佛吉亚、美国康明斯、博格华纳、克莱斯勒、通用、宝马、大众、奥迪、现代等20多家世界500强或汽车行业百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长为国内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领军企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泰华食品公司也与瑞士雀巢、美国亨氏、德国麦德龙、澳大利亚沃尔沃斯等世界著名食品生产和零售商合作,年供应果蔬、粮油、牛肉等产品达3万吨。此外,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高密劳保制鞋产业在巩固东南亚、非洲市场的同时,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把重点锁定在攻克欧美日等高端市场上,通过品牌营销、国际合作、国外建厂等方式打开高端通道。海宇鞋业每年投资300余万元参加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鞋展等展会,安排专业团队跟踪订单,已与SKECKER、SFC、BATA等国际知名劳保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星宇公司将品牌战略作为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手段,不断深化与美国安思尔公司的产品供应合作,并在美国、俄罗斯、英国等12个国家注册“XINGYU”商标,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豪迈集团荣获米其林“供应商杰出贡献奖”

◆2013年7月,金亿机械与克拉斯集团举行合资签约仪式

总之,这一时期,随着与国际高端客户合作程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拓广,有10多家骨干企业先后与40多家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起稳定的合资合作关系,实现了借力转型、借势升级,走出了以对外开放合作实践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子,闯出了一条“以开放倒逼转型”的新途径,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亮点。2014年底,高密市委、市政府将企业的做法及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典型材料报潍坊市委、山东省政府,得到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山东省省长郭树清的高度重视,并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省长郭树清批示指出:“高密的实践说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是企业,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原动力来自基层,甚至是不那么发达的县域和传统上觉得会比较落后的乡镇企业。给我们的启发是多方面的,一是对外开放的文章还大有可为,一定要做足做好;二是勇于向高水平看齐,敢于与世界先进企业‘攀高枝’;三是真诚合作,信守承诺,要舍得让人家赚钱,才谈得上互利共赢;四是从易到难,先做小买卖,后做大生意。”同时,他建议召开现场交流会,除高密外,也请其他做得好的县市介绍经验,以推动全省的转方式、调结构和创新发展。2015年4月27日、28日,山东省工业经济运行座谈会、潍坊市经济形势分析会相继在高密召开,高密市在会上介绍“以开放倒逼转型”经验,与会人员到孚日集团、豪迈集团、永和装备、科乐收金亿等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对高密“以开放倒逼转型”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5月21日,省长郭树清到高密就企业发展、经济运行等情况进行调研,参观了科乐收金亿、豪迈集团等企业,鼓励企业继续深化与世界领先企业合作,勇于向高水平看齐,敢于与世界先进企业“攀高枝”,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此后,高密“以开放倒逼转型”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