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

第五章 中医辨证治疗——让你远离更年期烦恼

肝肾阴虚型

头晕耳鸣,烦躁易怒

主要证候: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头面部烘热潮红,阵发汗出,口干渴,手足心热,大便干,小便黄,月经紊乱或绝经,舌红少苔,脉弦或细数。

治疗法则:滋养肝肾,清肝舒肝。

方药举例:丹栀逍遥散(《医统》)。

【组成】当归、柴胡各9克,白芍、白术、茯苓、牡丹皮各10克,薄荷2克,甘草3克,栀子8克,煨姜3片。

【用法】水煎服。

【加减】头痛明显加龟甲、石决明、珍珠母;血压高者加川牛膝、黄芩、夏枯草;失眠者加生龙齿、夜交藤、酸枣仁;心烦焦躁明显者加莲子心、黄连、竹叶心;四肢动抽搐或麻痹者加赤芍、鸡血藤、丹参、桑枝。

按摩疗法

按揉三阴交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三阴交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发热为宜。

按揉肾俞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肾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麻、胀感并持续向腹部渗透为有效。

按揉肓俞穴

【定位】位于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肓俞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发热为宜。

按揉照海穴

【定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按摩】用拇指或中指指腹用力按揉照海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发热为宜。

专家解析

头晕目眩加肝俞穴,烦热盗汗加内关穴,腰膝酸软加关元俞穴,月经不调加血海穴。

艾灸疗法

艾灸三阴交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三阴交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肾俞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肾俞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肓俞穴

【定位】位于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肓俞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关元穴

【定位】位于脐下3寸,腹中线上。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关元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专家解析

头晕目眩加太冲穴,烦热盗汗加复溜穴,腰膝酸软加气海俞穴,月经不调加照海穴。

肝气郁结型

情志不畅,气血不通

主要证候:月经先后不定期,量或多或少,或已绝经,胸胁胀满,全身不适,情绪不稳,急躁易怒,精神抑郁,舌红,苔白,脉弦。

治疗法则:疏肝解郁。

方药举例:柴胡疏肝散(《医学统旨》)。

【组成】柴胡、陈皮(醋炒)各6克,川芎、枳壳、芍药、香附各4.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取药汁。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加减】若胁肋痛甚者,酌加郁金、青皮、当归、乌药等以增强其行气活血之力;肝郁化火者,可酌加栀子、黄芩、川榛子以清热泻火。

按摩疗法

按揉三阴交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三阴交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发热为宜。

按揉肝俞穴

【定位】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肝俞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发热为宜。

按揉章门穴

【定位】位于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按摩】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章门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发热为宜。

按揉期门穴

【定位】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按摩】用双手拇指缓缓按摩期门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发热为宜。

专家解析

情志抑郁可加厥阴俞穴,月经不调加带脉穴,胸胁胀痛加膻中穴,尿赤便干加曲池穴。

艾灸疗法

艾灸章门穴

【定位】位于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章门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期门穴

【定位】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期门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太冲穴

【定位】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太冲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三阴交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三阴交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专家解析

情志抑郁可加百会穴,胸胁胀痛加内关穴,尿赤便干加阴陵泉穴,月经不调加照海穴。

刮痧疗法

刮拭章门穴

【定位】位于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刮痧】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章门穴3~5分钟,隔天1次。

刮拭期门穴

【定位】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刮痧】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再由内到外刮拭期门穴3~5分钟,隔天1次。

刮拭太冲穴

【定位】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刮痧】用角刮法从跖趾关节向足尖方向刮拭太冲穴3~5分钟,隔天1次。

刮拭肝俞穴

【定位】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刮痧】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肝俞穴3~5分钟,隔天1次。

专家解析

胸胁胀痛加阳陵泉穴,尿赤便干加偏历穴,情志抑郁加四神聪穴,月经不调加带脉穴。

心肾不交型

心悸怔忡,多梦易惊

主要证候:头晕头痛,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面部烘热,阵发汗出,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多梦易惊,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月经紊乱或绝经,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法则:养阴清热,交通心肾。

方药举例:天王补心丹(《世医得效方》)。

【组成】西洋参5克另煎冲服,玄参、茯神、天冬、麦冬、酸枣仁、生地黄、茯苓、阿胶各10克,丹参8克,五味子9克,远志6克,柏子仁15克,黄连3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恐惧不安者加龙骨、生牡蛎、琥珀;忧虑悲伤,善泣不寐,神不守舍者,加生龙骨、珍珠母、石菖蒲、合甘麦大枣汤(由浮小麦、大枣、甘草组成);汗多者加浮小麦;皮肤瘙痒者加牡丹皮、赤芍、白蒺藜、蝉衣、乌梢蛇;阴部干燥发痒者加苦参、何首乌藤、桑寄生。

按摩疗法

弹拨神门穴

【定位】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摩】用拇指弹拨神门穴片刻,然后松开,反复10~15次。

按揉三阴交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三阴交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发热为宜。

按揉肓俞穴

【定位】位于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肓俞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发热为宜。

按揉肾俞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肾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麻、胀感并持续向腹部渗透为有效。

专家解析

潮热盗汗加内关穴,失眠多梦加心俞穴,腰膝酸软加关元穴。

艾灸疗法

艾灸肾俞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肾俞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神门穴

【定位】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神门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内关穴

【定位】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内关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三阴交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三阴交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专家解析

潮热盗汗加复溜穴,失眠多梦加劳宫穴,腰膝酸软加肓俞穴。

刮痧疗法

刮拭劳宫穴

【定位】位于掌区,横平第3掌指关节近端,第2、第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刮痧】用角刮法从上到下刮拭劳宫穴3~5分钟,隔天1次。

刮拭三阴交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刮痧】用角刮法从上到下刮拭三阴交穴3~5分钟,隔天1次。

刮拭神门穴

【定位】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刮痧】用角刮法从上到下刮拭神门穴3~5分钟,隔天1次。

刮拭肾俞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刮痧】用面刮法从上到下刮拭肾俞穴,以出痧为度,隔天1次。

专家解析

潮热盗汗加复溜,失眠多梦加内关,腰膝酸软加命门。

脾肾阳虚型

面浮肢肿,畏寒肢冷

主要证候:面色㿠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气短懒言,面浮肢肿,食小便溏,夜尿频多,性欲低下,月经色淡或绝经,舌淡嫩,苔白润,脉细无力。

治疗法则:温肾壮阳,益气健脾。

方药举例:右归丸(《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莲肉、茯苓各10克,白术9克,山药12克,杜仲、仙茅、淫羊藿各8克。

【用法】水煎服。

【加减】尿频失禁者加益智仁、乌药;肥胖者去熟地黄,加陈皮、苍术、法半夏。

按摩疗法

按揉足三里穴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按揉肾俞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肾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麻、胀感并持续向腹部渗透为有效。

按揉命门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用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按揉命门穴约2分钟,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

按揉关元俞穴

【定位】位于腰骶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关元俞穴2~3分钟,以局部有酸、麻、胀感为有效。

专家解析

畏寒乏力加气海俞穴,腹胀纳差加公孙穴,腰酸水肿加三阴交穴,月经不调加血海穴。

艾灸疗法

艾灸关元穴

【定位】位于脐下3寸,腹中线上。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关元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命门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命门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肾俞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肾俞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脾俞穴

【定位】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脾俞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专家解析

胃寒乏力加神阙穴,腹胀纳差加足三里穴,腰酸水肿加三阴交穴,月经不调加阴市穴。

肾阴阳两虚型

头晕耳鸣,发枯齿疏

主要证候: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发枯齿疏,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或绝经,舌淡苔白,尺脉弱。

治疗法则:补肾填精。

方药举例:赞育丹(《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杜仲、肉苁蓉、白术、枸杞子、山茱萸、韭子各10克,当归、巴戟天肉、蛇床子各9克,淫羊藿、仙茅各8克,制附子8克(或加人参5克,鹿茸1克冲服),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

按摩疗法

按揉三阴交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三阴交穴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发热为宜。

按揉足三里穴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穴100~200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按揉肾俞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用拇指指腹按揉肾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麻、胀感并持续向腹部渗透为有效。

按揉命门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用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按揉命门穴约2分钟,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

专家解析

眩晕耳鸣加太溪穴,形寒腰冷加神阙穴,虚烦盗汗加内关穴,月经不调加子宫穴。

艾灸疗法

艾灸三阴交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三阴交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关元穴

【定位】位于脐下3寸,腹中线上。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关元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肾俞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肾俞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艾灸命门穴

【定位】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艾灸】艾条温和灸灸命门穴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润为止,每日1次。

专家解析

眩晕耳鸣加太冲穴,形寒腰冷加神阙穴,虚烦盗汗加复溜穴,月经不调加血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