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概况

第三节 流行病学概况

糖尿病是一种极其危害群体的慢性疾病。它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nization,WHO)确定的四大非传染疾病之一,发病率每年增加。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公布了一项数据,显示全球有3.36亿成年人被诊断患有糖尿病,而2.8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的前期(糖耐量减低),全球糖尿病流行正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全球糖尿病流行也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其危害也相应地增加,WHO所指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四大慢性疾病中糖尿病居第二位,该机构公布的数据表明,糖尿病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是全球十大致残疾病之一。其中,糖尿病所致的死亡已经排在当今人类死亡的第五名;糖尿病和其并发症造成了沉重的医学负担,全球糖尿病的治疗费用每年增长8%。在某些糖尿病发生率较高的国家,糖尿病影响了艾滋病。我国直接使用在糖尿病的医学费用占卫生费用总额的18.2%。现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居世界首位。宁光报告说,据估计,在中国18岁以上的成人中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和4.934亿糖尿病的前期患者。由于糖尿病前期的典型症状表现不明显,常规体检仅对空腹血糖进行检测而忽视餐后的血糖,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同时由于我国农村许多地区缺乏定期体检条件,我国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数量比实际患者数量低。20世纪80年代,中国糖尿病患者不多。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摄取营养元素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患病人数呈明显增加趋势。根据1980—1981年全国14省市人口普查数据,成人(标化)发病率为0.67%;2007年—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在全国14个省市开展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达9.7%,全国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000万人。近半数患者还没有及时治疗,其中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我国处于老龄人口增加的阶段,因而发病人数不断增加。而更严峻的是,生活方式改变和健康意识滞后,高热量特别是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和低纤维素不合理饮食,使患糖尿病的风险大幅增加,因此近几年我国又出现了糖尿病患者年轻化,其中儿童2型糖尿病发生明显。北京2014年的数据显示,7~18岁的中小学生2型糖尿病发生率为6%。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预测说,未来十年中某些种族儿童的2型糖尿病发生率将超过1型糖尿病。同时,糖尿病患者的严重肥胖、高血压、脂肪异常、高尿酸症等病情不断增加。由于目前我国的健康教育还不够深入,糖尿病防治知识普及程度也不够,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真实的商业宣传。又因基层医疗保健单位的管理水平较低,使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现晚、控制不力,并发症较多。资料表明,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常有慢性并发症,其中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超过50%,视网膜有病变的患者占16.6%,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占21%。因此,做好糖尿病流行病学的研究,预防并遏制糖尿病发生和流行,控制已有糖尿病的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展,推动全民行为,已经是必不可少的。